这次抗疫过程中,大家经常说深圳硬核的科技抗疫,深圳发挥了产业优势、智能化优势,人工智能、5G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用大数据来构建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的联防联控机制。深圳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大数据及时显现我们抗疫情况的综合数据分析,同时我们建立了深圳的“深i您”一码通的健康码,为整个人口流动做数据分析的系统。在科技抗疫方面,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不仅承担临床救治,还加强抗疫科研工作,包括最早的使用康复病人血浆应用的研究,追溯传染源,以及抗体研究等,都发挥了科技引领和保障作用。谢谢。
健康报记者:
有个问题请问孙波书记,阳西县作为广东省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首批试点县,阳西县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分享?
孙波:
我们通过五个“一盘棋”,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努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群众少生病,生了病可以就近治疗,少花钱、治得好。
第一是整合资源,运营管理“一盘棋”。
组建阳西总医院,将全县的县级公立医院、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全部整合起来,一体化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实行行政、人员、质量、药械、财务、信息、后勤、医保“八统一”管理,原本分散在全县各地的医疗资源“变成一家人”“拧成一股绳”,人财物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使得成本降低、服务增效,公立医院药占比较改革前下降23.3个百分点,国家公立医院群众满意度调查年年达标,总医院每月满意度调查达97分以上。具体而言,在药械统一管理方面,改革前,基层卫生院经常面临一些用量不大的药品采购难、价格高等问题,改革后,基层药品供应得到保障,全县的药品价格也因为集中采购而同步下降。在后勤统一管理方面,总医院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全县医疗机构,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第二是上下联动,诊疗服务“一盘棋”。
我们织好县域医疗服务、客户服务、医疗信息“三张网”,建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医学检验、远程会诊“四个平台”,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诊疗、互联互通,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同时,在镇卫生院建立“联合病房”和“专家工作室”,在村卫生站实行村医导师制,通过制度性安排将县镇医疗骨干、流动护士、公卫巡检车等资源下沉到村卫生站。畅通上下转诊机制,县域内转诊仅需计算一次医保报销起付线。
第三是激发活力,绩效考核“一盘棋”。
取消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打破了“大锅饭”,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活力;各医院院长实行目标绩效年薪制,院长能拿到多少钱,是否继续聘用,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激励院长干事创业的热情;总医院对成员单位实行统一的绩效考核,考核突出健康服务导向,引导医疗服务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第四是主动控费,医保统筹“一盘棋”。
作为广东省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第一个试点,医共体内实行“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资金由总医院统一管理、统一拨付、统一建立收付台账。我县还在全省率先探索医保负面清单制度,举个例子,如果有医院开“大处方”“滥检查”,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增加,就会被扣分,影响医保资金拨付,倒逼医院从“治病赚钱”向“防病省钱”转变,努力实现群众少生病、医保能承受、医院有结余。
第五是预防为主,医防融合“一盘棋”。
总医院成立慢病管理中心,组建慢病管理团队,并将县级医院医护人员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由总医院统筹,推动医共体内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引导群众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广东是全国疫苗接种数量最多的省份,请问邓惠鸿主任广东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疫苗接种服务的优质和安全?
邓惠鸿:
03-19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4-20 来源:未知
05-05 来源:未知
05-15 来源:未知
07-05 来源:未知
08-28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05-13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