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12月3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进展成效
1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介绍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广东省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出席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这五年也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向全民健康的五年,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策划召开了“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卫生健康领域的新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今天发布会我们邀请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广东省疾控中心以及阳江市阳西县负责同志共同为大家介绍广东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护佑人民群众健康的积极实践和典型经验,并共同回答大家的问题。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此次发布会的嘉宾,他们分别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先生、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先生、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女士、广东省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先生。首先请段宇飞主任介绍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
各位媒体朋友们,感谢大家对广东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康广东建设为引领,抓党建、强基层、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一张蓝图绘到底,“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基本形成,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为全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具体来讲,就是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先后启动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和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攻坚行动,统筹财政投入600多亿元,“软硬兼施”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硬件方面,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10000间村卫生站、将人口大县的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软件方面,全面推行“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落实“两个允许”,打破绩效工资“天花板”,实施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域全覆盖,分级诊疗秩序基本形成。2019年全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绩效考核,我省总分第一。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进一步增加。投入150余亿元,建设30家高水平医院和广州呼吸、肾脏、肿瘤三大中心,委省共建“1+1+6”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和三级公立医院激励方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落户广东。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我省获A以上等级医院2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培育了100名医学领军人才、100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建设了10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三医联动,深化医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以加快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引领,统筹推进五项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公共卫生、中医药传承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改革创新。率先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广东连续五年均有一项改革被评为全国医改“年度十大创新举措”,广州花都“村稳”改革、深圳罗湖医院集团、港大深圳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阳西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多项改革全国推广,广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案例,入选中央组织部组织编选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广东医改“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全国贡献了广东智慧。
03-19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4-20 来源:未知
05-05 来源:未知
05-15 来源:未知
07-05 来源:未知
08-28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05-13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