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应该更努力地创造让女性能继续工作的环境,而不是担心女性是否会辞职。”日本女医师协会会长前田佳子在脸书上写道,“我们需要改革,不只是为了防止过劳死,也为了创造一个无论男女都能最好地发挥能力的职场环境。”
“如果它失败,一切将倒流回从前”
从日本顶级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武田百合子在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职位,但被告知只能干文秘的工作。与此同时,大多数男生已做好了进入管理岗位的准备。
“上大学时,日本在我眼中似乎是公平的,但开始求职后,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完全毁掉了我的机会。”武田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我的语言能力比其他人都好,但他们把工作给了那些连一句英语都说不出来的男孩。面试中企业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打算要孩子吗’。”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受过大学教育的日本女性中,只有67%找到了工作,她们中许多人要么在低薪的兼职中苦苦挣扎,要么从事前途黯淡的工作,为男性管理者端茶倒水、清理办公桌。
在日本企业中,女性仅占管理人员的11%和董事会成员的3%,女性大多集中在底层岗位,薪酬、地位和晋升空间都逊于男性,很少有人走上中高层管理岗位,这被称为“纵向性别隔离”。有些公司甚至以临时员工或兼职的身份招聘女员工,导致33.4%的职场女性为非正式雇员。美国《石英》杂志称,日本女性的薪水比男性低30%。受过同等教育的两性被划分到不同的职场轨道上,女性的上进心和职业抱负被抑制,致使她们消极对待工作,相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3年前,育有两个孩子的大村玲花被迫从信用卡公司辞职,如今在加油站上班。“日本女性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男性和大多数女性认为,女人是花。”她告诉《金融时报》,“实际上,我们是树。”
尽管最高法院裁定歧视孕妇违法,很多女性还是在怀孕不久就被降职或被迫辞职。“一旦我回到职场,如果得不到丈夫或父母的帮助,同时工作和抚养孩子就会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一位博主写道。
日本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神野朋子告诉《金融时报》,法律保障女性在怀孕期间要求做体力要求较低的工作的权利,但她申请转到地面工作时,还是被迫进行无薪休假。后来,由8名律师组成的团队帮她争取到了3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的补偿。“女人早就应该公开表达愤怒了。”她说,“如果有人告诉你,日本女人不会生气,那他们就错了。”
为促进经济发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承诺增加托儿设施,鼓励母亲重回职场,“创造所有女性都闪耀光芒的社会”。但正如《时代》所言,帮助女性“站起来”不仅需要政策的推动,还需要企业的变革。雇主必须为女性提供职业机会,以及获得晋升的途径。
去年,日本政府通过一项法案,要求企业聘用和提拔更多女性,但没有强制性措施。这条法律让武田感觉苦乐参半,而且“苦比甜多”。“它来得太晚,我都快40岁了,真让人难受又难堪。”她告诉《金融时报》,“如果它能帮助下一代女性走向成功,那就太好了。但如果它失败,一切将倒流回从前。”
曾任日本女性活跃担当大臣的有村治子则反复强调,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都应为自己感到自豪。“我们必须致力于创造这样一种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女性不会因为选择不工作而内疚,也不会因为把孩子留在托儿所而内疚。我们需要尊重她们的选择。”
05-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网络整理
06-05 来源:未知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08 来源:网络整理
04-02 来源:未知
04-29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12-18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