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的回应并未平息公众的愤怒和失望。对性别歧视的反思,深深刺痛着日本社会的神经。8月9日,为了声援曾报考东京医大的女性考生,作家北原美野里、众议院前议员井户正枝和多名律师成立“东京医科大学入学考试歧视问题当事者与支援者之会”,要求该校公开考试成绩、退还考试报名费。
“因为是女性所以就要吃亏,不仅不公平,而且太落后于时代了。”日本女性医疗从业者联合会理事种部恭子说。
“必要之恶”已成默契
东京医大的丑闻曝出后,日本一家以女医生为受众发行网络杂志的企业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惊讶。
参与调查的103名女医生中,有18.4%的受访者对东京医大的行为表示“理解”,46.6%“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理解”,两者之和占比为65%。
“在医疗第一线如果没有男医生,工作完全无法开展。”有人说。一位女医生诉苦称:“我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得加班,疲劳已经让我流产了好几次,但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我感觉快要撑不下去了。”
曾在东京医大负责招生工作的一名管理者告诉日本TBS电视台,做医生需要体力,女性当不了外科医生,也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一旦结婚生子就轻易离职,手术较多且工作不规律的外科甚至有“3个女人才顶一个男人”的说法。因此,无论哪所医科大学都在悄悄“筛除”女生,想办法多招男生,他不认为这是不正当的做法。“这就是所谓‘必要之恶’,已经成为默契了。”他说。
这番说辞引起了日本女性的强烈不满。据《北海道新闻》报报道,札幌一名坚持每天到补习学校加课的17岁女生愤怒地表示,绝不能容忍性别歧视。另一名以当医生为目标的19岁女孩认为,结婚生子是理所应当的权利,当今时代还对此存在性别歧视,令她深感震惊。一名打算报考医学院的21岁女生指出,有些医疗领域是女性更为擅长的,性别歧视没道理。
“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结婚。在日本,不结婚会被视为可怜人,但结婚有了孩子的女性比谁都辛苦。”英国路透社援引日本一位29岁女性网民的话称,“听说女人连学习技能的机会都受打压,气得我直发抖。”另一位日本女性告诉路透社,她顶着父母的压力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却在找工作时遭遇性别歧视,“我的敌人是整个社会”。
《日本时报》指出,名校东京大学的本科生中,只有不到20%是女生。东京大学辩称,这是因为许多家长为女儿操心,不愿让她们离家在大城市独自生活。许多父母认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没意义。“母亲和祖母觉得,我拼命学习是浪费时间,因为我是个女孩。”东京大学一位大四女生告诉《朝日新闻》,在她之前,家族里只有男孩上过大学。
该报指出,女医生休假和离职情况较多是事实,但导致这一现状的是女性背负的家庭重担。身在医疗前线很难兼顾家庭,社会没有为她们提供坚持工作的大环境。
据美联社报道,日本大约50%的女性上过大学,这一比例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然而,日本女性在职场常受歧视,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相夫教子的传统家庭模式根深蒂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在日本,如果配偶的年收入低于10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4万元),一家之主(通常是男性)就可以申请减税,在养老金、医疗保险方面也会得到好处。此外,日本约70%的公司为家有全职主妇的男员工补贴赡养费。
英国《金融时报》注意到,日本家庭主妇会把食物做成米老鼠、Hello Kitty、超级玛丽等卡通角色的形象,让孩子带着精致的便当上学,以此在职业女性的子女面前显示优越感。在该国主流观点看来,全职母亲心灵手巧,其贤惠备受赞美,职场女性却“被迫在不平等的工作场所进行悲惨的斗争”。
美国非营利组织“人才创新中心”的数据显示,拥有大学学位的日本女性中,74%可能主动辞职,远高于美国的31%;其中32%是为了照顾孩子放弃职业生涯。77%的日本女性希望生完孩子后重返职场,但只有30%的人成功找到全职工作;在找到工作的幸运者中,有近一半人面临减薪。
据日本“Nippon”网站报道,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日本排名第114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政府2016年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日本人认为男性比女性待遇更好,尤其是在职场和政治领域,男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只有21.1%的人认为存在性别平等。
05-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网络整理
06-05 来源:未知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08 来源:网络整理
04-02 来源:未知
04-29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12-18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