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对病情较重的重点病人,齐鲁医院医疗队各专业主任大咖齐上阵、共商议,对抗病毒药怎样使用、抗生素如何选择、激素何时增减、丙球剂量多少等细化到每一步,并积极查找文献、不断摸索总结。
齐鲁医院医疗队队长、呼吸科副主任李玉说,团队的核心力量是呼吸和危重症专业,护理人员也以这两个专业的人员为主。考虑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不少是老年人,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团队也配备了心脏科、内分泌科、消化科、泌尿科、血液科等多个专业的人才。“我们是整建制派出的多学科组成的医护团队,基本上能达到会诊时不需要再请别的医院医生支持,依靠我们自己团队的力量就能解决。”李玉说。
尽管派出的都是齐鲁医院的精锐力量,但新冠肺炎病例和日常病例仍有不同。齐鲁大学医疗队在治疗病人的时候,每次派一位医生进入病区查房,同时把信息传递出来,外面的医生一边查看化验单、CT图像等,一边和病区内的医生交流,修改、完善医嘱。
齐鲁医院医疗队管理的两个重症病区共有60多名重症病人,队员们的工作量都很大。“工作量几乎比平时翻一番还要多,但医护人员素质很高,我们已经把所有路径理顺了,工作运转十分顺畅。”李玉说。
“我们的治疗已经产生一定成效,相当数量的病人在好转。”李玉说,在病区收治的重症患者,已有不少转为轻症,也有病人将要达到治愈的要求、即将符合回家隔离的标准,“工作会越来越顺手,治疗会越来越顺利。”
西华西:“盯住重症病人全力救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受命援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地。
作为医疗界的“百年老店”,华西医院抓住重症患者这一关键,用一系列严谨、扎实的流程和制度,在武汉前线救援发挥重要作用。
据华西医院应急办公室副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联络员宴会介绍,为做好重症病人救治,华西医院在接管病区后按照华西的科室模式和管理体系,对当地医院病区进行“同质化管理”,再结合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根据疫情变化、病人变化,在治疗、管理中发挥华西特色。“来武汉以后,我们立即成立华西-武大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抓住关键的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宴会说。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表示,轻症病人经过治疗一般过段时间即可痊愈,关键还是重症病人的治疗。“到达武汉后,我们发现一些轻症病人没能得到及时分解出来,重症病人的救治设备比较缺乏,因此医护人员感染率上去了,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也欠佳。我们来了以后,立即进行相关流程的梳理,及时把轻症重症病人分开,盯住重症病人全力救治。”康焰说。
据康焰介绍,对重症病人早筛查、早集中、早治疗,尤其是对急危重症病人一定要每天会诊,每天都对每一个病例进行治疗方案优化。重症医护团队和感染科团队联手对重症病人进行监测和支持,其他多学科专家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集中大家的力量,才能使重症病人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我们把在华西治疗重症患者的多年经验和特色运用到武汉来。”康焰说。
针对治疗指南较多的情况,康焰表示,治疗指南可以参考,不能照搬,尤其不能把治疗指南当作治疗重症患者的唯一方针,一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面对呼吸机、制氧仪、高能量治疗仪等重症病人救治设备的暂时性缺乏,华西医疗队直面困难,不断根据现有条件优化方案,“能用啥办法用啥办法。我们已经从病人分级管理、重症病人集中管理、重症病人生命器官监测与支持等全方面梳理,虽然形势比较严峻,但是现在各项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康焰说。
前方在救治,后方也在收治病人,前后方的救治经验不断汇总盘点。“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这是以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专家组成员提出的救治原则,这套办法也在武汉前线不断实践。
在全力救治重症患者的同时,华西医院严防医疗队员交叉感染。
“刚来武汉的时候,病人量非常大,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混在一起,通道也没有分开,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非常大。”华西医院医院感染与管理助理研究员朱仕超说。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