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R报告的中国企业性别平等实践调研(3)

相比于2013年调查中6%企业披露了男性与女性接受培训时间的比例,本次调查中没有企业对此有所披露。不过29.19%的企业不同程度地针对女性特色开展培训。这些培训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职业、女性权益等内容。如中国远洋开展女工权益培训6期,95人次,其中女工委员会工作机制里的女职工特殊集团合同,将提职、晋升一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内容覆盖其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举办职场女性心理学讲座,挖掘女员工工作潜能,帮助女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伊顿也表示即将成立“伊顿资源工作组”,专注于女性人才培养。

调研结果六:

27.95%企业关注女性员工特殊权益保护

27.95%的企业考虑到适合女性员工工作环境,比如具有针对性的女性健康教育体检、安全防护措施,等等。19.25%的企业关注到女性抚养孩子的权利。中国移动关注女性员工发展,成立女工委员会,对女员工开展专项保护。中国远洋签订了“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规定了女职工在结婚、怀孕、生育、哺乳、提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和享受其他福利方面,做到男女平等,确保了女职工的权益。

总体上这个比例是不高的。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将1990年由原劳动部颁布实施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修改后作为附录加以列示,使其由部颁文件上升为国家法规。对于女性健康、安全以及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保护,国家都出台了专门的规定,但是从调查中看,这些硬性的指标远远未达到全面覆盖,创新的实践也不足。

调研结果七:

供应链的性别平等实践不足

相比2013年调查中没有企业在供应链对性别平等开展实践,2.48%的企业将性别平等的系列标准及健康和安全要求,融入自身购买、配送和发包、服务的具体政策和实践中。玫琳凯中国将女性扶持的项目纳入供应商当中。中国五矿位于老挝的Sepon矿区协同运输承包商开展驾驶员培训,推动运输承包商更加平等地雇佣女性员工,为女性员工提供与男性员工一样的工作机会。

基于CSR报告的中国企业性别平等实践调研

企业在供应链对性别平等开展实践

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将性别平等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议题,对此关注不足。事实上,供应链上的性别平等实践,不仅将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与社区的和谐,本身也对产业的竞争力有帮助。比如中国五矿在Century矿区举办了一场以“昆士兰资源行业中的女性”为主题的论坛,吸引60位来自采矿及其它行业的男女嘉宾参加。中国五矿认为,强调在一个女性权益长期受到忽视的行业中,促进女性的职业发展对于整个行业都是有利的,旨在提升女员工在资源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女性的行业影响力。

调研结果八:

促进社区女性性别平等,教育与健康最受关注

相比2013年调查中仅5个社区性别平等项目,本次调查中有76个项目。总体上有0.62%的企业在信息与技术鸿沟方向开展性别平等项目,7.45%的企业开展女性教育项目,4.97%的企业开展女性就业项目,1.86%的企业开展女性扶贫项目,3.11%的企业开展了女性创业项目,11.8%开展了女性健康项目,7.45%的企业开展了推动性别平等其他权益的项目。

当前的性别平等状况主要是女性面临不平等的状况。如2月13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农村环境保护》研究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占比约70%,女性对环境恶化的感知更敏感,但是采取行动应对的积极性不及男性,亟需推动女性的行动。企业在促进社区女性平等发展机遇上的努力,将释放社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总结与建议

两年多来,企业性别平等实践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薪酬平等,社区女性扶持等,但是性别平等的重视程度和实践程度依然不足,比如在女性领导力,就业等方面止步不前。为了更好地践行性别平等,本刊建议: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