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R报告的中国企业性别平等实践调研

“三•八”妇女节前后,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在网上发起“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更大”投票,中国女性不仅就业率高,在消费,子女教育等方面担任主力,对家庭财产和房产购买等重大事项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权。

与此同时,光辉国际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机构和组织中心共同发表的《多元化至关重要:增加亚太地区董事会的色彩》报告,对10个亚太经济体中1000家公司开展了调查表明,在中国,董事会女性代表占比少于10%的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相比之下,董事会女性代表占比至少为10%的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6%。

社会问题的复杂多样化,经济领域的快速变革,以及全球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让男性与女性平等问题,前所未有地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以上的两个调查正是在传统男性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对于女性价值和位置的重新发现。事实上,进入新千年以来,性别平等就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联合国倡导以及越来越多国家参与推动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细胞,私营部门(大部分时候指企业)正是性别平等社会最大的获益者,也是最大的推动力量。

“平等对待女人和男人,包括在权利、待遇、义务和机会方面的平等对待,或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存在不同但被视为平等对待。”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这样定义性别平等,并且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性别平等与社会责任、组织发展的关系,并要求组织(包括企业在内)梳理推动实现性别平等实践,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2013年,本刊曾甄选100份社会责任报告调查企业对于性别平等实践的披露状况。过去两年多,中国企业的性别平等实践和认识,是否有提升?有哪些比较优秀的有社会价值的性别平等实践?

为此,本刊从2014年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评比前300名当中,平衡企业性质与行业,选取161份作为研究样本,调查目前中国企业在公开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性别平等实践状况,并考察了国内外部分优秀的企业实践,以期为中国企业打开一扇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新窗。

通过调研以及采访,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性别平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点议题,越来越成为考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但是,整体上中国企业性别平等实践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公司并没有识别出这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当中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并且接近一半的企业对此议题鲜有披露。

为此,我们呼吁,在世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时代,企业应该关注性别平等这一全球性的挑战,并从自身做起共同推动性别平等社会的目标,挖掘、发现性别平等能够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具有责任、有担当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调查结果分析

调研结果一:

极少企业识别出性别平等议题

从调查样本来看,有2家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了性别平等的认识。玫琳凯的创始人有感于社会对于女性就业,晋升支持的不足,将“丰富女性人生”作为企业使命,扶持女性的发展;欧莱雅中国将让男人和女人共享美丽作为企业宗旨,同样将致力于推动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同等关注,增强他们的自信和魅力,并且针对男性与女性开发不同的产品。这两家企业看到了培养性别平等意识和实践对于的商业价值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1家企业——中国远洋控股集团对照联合国千年发展规划,识别同工同酬、男女平等为重要的社会责任议题,将性别平等作为工会女工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制定《女工特殊保护条例》,特别禁止性骚扰、避免家庭暴力。作为中国走出的央企之一,远洋控股集团认识到在探索海外可持续发展之路当中,必须与国际社会领先的社会发展理念之一——促进两性平等的趋势接轨,值得国内企业引起关注与借鉴。

其他受调查的企业并没有识别出性别平等议题,部分企业通篇没有出现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女员工等关键性字眼,部分企业仅识别出“员工多样化”这一模糊的、能够涵盖性别平等的课题。

将性别平等纳入企业核心议题并非当前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标准的明确要求,却是ISO 26000标准当中在组织治理、劳工与人权、供应链管理、消费者权益、社区等各大社会责任议题当中均有提到的重要指标。这不仅意味着性别平等问题可能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方方面面,也意味着性别平等趋势本身作为世界通用的语境,应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社会、文化因素。

调研结果二:

女性领导力问题依然鲜有关注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