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饭后喝还是空腹喝?中药煎煮前要不要泡?
2019-05-25 10:53来源:
未知
评论
在我国,服用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用中药来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十分常见。因为相比西药来说,中药进补和保健的效用更强。不过,喝中药也是有学问的,无论是煎煮水温、煎煮容器,还是服用时间,都有一定的讲究。
中药煎煮前要不要泡?
一般而言,中药最好浸泡后再煎煮,有利于析出中药中各种有效成分,同时缩短煎煮时间。
至于用什么水,选择凉水或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泡为佳,其析出效果较好。
相对的,不建议用热水浸泡,部分人认为用热水泡更省时间,但如果中药中包含蛋白质的成分,太热的水就会导致蛋白质凝固变性,反而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此外,一些常见的芳香性中药,比如薄荷、紫苏、豆蔻、广木香等,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十分容易挥发,如果再用热水浸泡,会加快挥发速度,促使药效降低。
浸泡中药还要注意3点
1、用水量
浸泡时的用水量因药材而已,通常没过药材2厘米高。其中,药草类疏松的药材建议压一下后加水。
2、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不宜太长,建议泡20到30分钟即可。若是矿石、贝壳、根类等坚硬材料,则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3、容器选择
用来煎煮中药的容器,需要有传热均匀、保温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因此,最好选砂锅、瓦罐或陶罐,搪瓷罐次之,铁锅、铝锅则不适宜。
中药饭后喝还是空腹喝?
服用中药的时间取决于药物的特点及其对胃肠道的影响。
如果是需要快速吸收药物的,空腹服用比较好,以免被胃中食物干扰,如用于补肝益肾的中药、泻下类药等,空腹服用有利于让药物迅速进入肠胃,进而发挥药效。
但如果是对胃粘膜有一定刺激的中药,建议饭后服用,从而避免因吸收过快而引起不良反应,减少胃部损伤。
另外,如果是服用镇静、安眠、安心神之类的中药,则建议在睡前15到30分钟喝,能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