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益成为女性创业的热土(3)

  去年3月,张佳慧参加学校组织的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创业课程培训,她的行李箱里装满用英语翻译好的商业策划书。当别人在景点游览时,她却一头扎进各种博物馆参观。在与英国教授交流中,她越发感觉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越研究就越被吸引,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开朋友圈,家乡选择创业的朋友凤毛麟角,上海的朋友则很多都在创业,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创业大赛的消息。”张佳慧笑称赶上了好时候,虽然自己是个外地姑娘,却在上海时刻感受着鼓励与温暖。

  在各项创业大赛中屡屡获奖的张佳慧,获得了不少资金支持。去年10月,荣获“第三届上海创业计划大赛”优胜奖第一名,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资助的30万元扶持基金。去年12月,她又得到玉佛禅寺慈善基金的15万元创业扶持资金。身边的朋友都很羡慕,也很佩服,说她的人生像是“开了挂”。

  “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拥有自己的事业,还收获了爱情,我真的非常幸运。”不过,张佳慧认为,这样的幸运正源于不断付出与努力,会在创业路上一直走下去:“创业的时候,能感觉到我在发光。”

  学霸妈妈自办音乐学校圆梦

  有了同伴,音乐变得有趣了

  “那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孩子们在走廊里快乐奔跑的画面。”位于长阳路的音联邦流行音乐学校里,48岁的龚裴英斜坐在靠椅上,回忆起七年前的一幕,脸上满是笑意。

  2010年夏天,当了10年乐器行销售员的龚裴英辞掉工作,投入几十万元,在飞虹路上开了一家罗兰数字音乐学校,对儿童进行现代音乐培训。她笑着说:“生活的美好是共通的,开音乐教室,是为了圆我一个梦。”

  音乐学校刚成立时,由于没有知名度,招不到学生,家长们替她着急。她找了一些朋友的孩子,连拉带拽第一批招了16个儿童。在龚裴英的音乐教室里,有钢琴、鼓、吉他、贝斯等,孩子们可以学习不同音乐风格的乐器,弹奏爵士、蓝调、布鲁斯、乡村等风格的乐曲。最让他们开心的是,音乐教室和以前的琴童生涯不同,并不是一对一教学,而是几人一组,拼成小小“演奏团”。有了同伴的陪伴、合奏,音乐变得有趣多了。

  她很庆幸自己在上海创业,“上海的家长见多识广,有些孩子学了几年钢琴,觉得枯燥想要放弃,家长就把他们送到音乐教室‘玩音乐’。”

  龚裴英的音乐教室每年要为学生开汇报演奏会。一位母亲看完孩子演奏后落泪,她拉着龚裴英的手说,“音乐让孩子更自信,看得出来他在享受音乐,我很感动。”家长口口相传,罗兰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1所学校、16名学生,扩展到5年后的8所学校、千余名学生,还在北京、深圳等地开了分校。

  前年,她陪孩子赴美留学,还在欧美考察音乐教育。她发现,英皇等英国音乐教育认证机构的培训体系很科学。2015年,龚裴英在长阳路的互联网教育大厦里,办了一个上海音联邦流行音乐学校。她引入英皇流行音乐体系,在音乐学校推广。这次招生不局限于幼儿,对流行音乐感兴趣的成人也可以来“玩音乐”。“英皇流行音乐体系有量化指标,多少学时,学习哪些风格的乐曲……学习者对自己有更具体的规划和认识。”

  龚裴英的另一个身份——学霸妈妈,有不少家长向她取经。她的儿子目前在斯坦福大学就读,跟着妈妈的规划,从小学习并享受音乐和运动带来的快乐。“孩子从小要快乐阳光,不要处处争第一,多点时间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她总是劝一些焦虑的妈妈,放下育儿的功利心,从小培养孩子爱的力量,今后发展会更快。在她看来,无论是音乐、体育,还是语数外等学习,都是共通的,要激发孩子自身的学习热情。

  “音乐是有记忆的,希望音乐教室能留给孩子们美好的记忆。”每次听到《吻别》这首歌,龚裴英的思绪都会被拉回大学毕业时光;听到《耶利亚女郎》,又会想起校园时代的舞会,“要感谢音乐,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她说,等到学音乐的孩子们长大了,听到熟悉的歌曲时也会想起,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一群稚嫩的小伙伴,曾经在音乐教室,合奏着属于他们的歌。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