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波动
紧张会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紧张所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常称之为应激性高血糖。因为在紧张时人体交感神经多会较兴奋,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肾上腺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是人体生长激素,而且在紧张时,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都会有一定分泌量增多,都会拮抗胰岛素,导致应激性高血糖。通常这种血糖升高是一过性出现,随着情绪平复、紧张过程结束,血糖水平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
2、怀孕
由于怀孕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加是导致怀孕后出现糖耐量减低,血糖异常,血糖升高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怀孕本身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会使孕孕妇血糖高于正常值,同时怀孕后由于对血糖要求和控制更加严格,所以导致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间血糖异常的情况较为多见。
3、老年人
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当胰岛功能减退时,分泌的胰岛素就会明显减少,不能将摄入的葡萄糖充分分解后利用,血糖就会升高,与此同时,有些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经常吃很多甜食,甜食热量非常高,在体内堆积后会引起肥胖,进而增加对胰岛的抵抗,血糖会有明显的上升。
4、剧烈运动
运动后会暂时导致血糖升高,因为人体在运动的时候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升糖激素的释放,会使血糖暂时升高。在运动后之后,血糖就会逐渐的下降,而且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长期来说有助于控制血糖达标。
为什么血糖高?
1、积极运动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的疗效;此外,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2、正确检测血糖
自我监测对血糖非常重要,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血糖仪的质量和使用者的操作水平。一个不准确的检测结果,常会错误指导治疗,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结语:总之,血糖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血糖的平稳控制。只有医患合作,共同分析,找准原因,因人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