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退休没多久的张大爷查出患有高血压已经8年了,在这8年里他一直按照医生的叮嘱按时吃药,由于张大爷的血压一般是白天出现一次高峰,晚饭过后到傍晚的时间还会出现一次高峰,因此都是一天吃两种降压药,一种早上起床吃,一种晚饭过后吃,坚持服药的习惯也让张大爷的血压一直控制的很好。
可是就在最近,张大爷在中午时间段会频频感到头晕心悸,一量血压,收缩压高达160mmHg,好在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不适症状一般一会就消失,可这也让张大爷很是担心:这么多年坚持吃药,血压一直控制的很稳定,怎么就会出现间接性升高呢?是不是每天服用的降压药太多,服用时间长导致产生了耐药性?如果继续服用是不是耐药性会越来越强,血压越来越控制不住了呢?
张大爷出于担心,还是来药店向我咨询了一下。
其实不仅是张大爷,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自己服用多年的降压药物,之前血压一直控制得好好的,最近药物的降压效果似乎越来越差了,自身血压波动越来越明显,是不是身体产生了耐药性,降压药不管用了呢?
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药物的耐药性?
药物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微生物、细菌、肿瘤细胞等对于药物的反应性出现耐药,病原体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或者释放一些成分使药物失活,使之达不到之前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治疗效果会随着耐药性的增加而变差,其中抗生素比较常见。一般如果机体出现较强的耐药性,就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
因此,可以肯定地回答,降压药和抗生素不一样,降压药没有耐药性。高血压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一般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能随意地停用。既然需要长期服用,关于耐药性问题,专家学者们肯定也是早有研究过。所以,目前市场上的降压药肯定是经过诸多研究最后才被批准上市的,如果有一种药物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压根就不可能存在于市场中。
既然没有耐药性,那为什么长期服用降压药,为何还会出现血压控制不佳的问题?
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血压是机体的一项重要指标,易受到机体健康状况、年龄因素、环境因素、自身情绪、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你最近出现较为明显的血压波动,不妨从这几方面找原因。
1. 年龄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血管出现硬化,组织器官衰退,将会直接导致血压波动,例如,以前没有高血压,现在血压逐渐升高;以前高血压不是很明显,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病情逐渐加重,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2. 近期情绪紧张,压力过大,过于焦虑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不良情绪的刺激也会在短期内使血压升高,例如生活不规律、熬夜、失眠等。详细询问一下,张大爷血压升高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张大爷的闺女最近生病住院,他是吃不好,睡不着,过于担心,这才导致了血压异常升高。等到外界因素消除,血压也会趋于正常,不必过于紧张焦虑。
3. 出现其他继发性因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有很多继发性的因素都会再一次引发血压升高,例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综合症等都会引起血压升高。
4. 服药问题。
这是血压异常升高最常见的一类原因。每位高血压患者本身的情况不一样,服药种类、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可能都有所差别。有些患者血压波动正常,一天吃药一次即可,有些患者像张大爷一样,晚饭过后还会有血压升高现象,就需要一天两次;有些患者一开始对于药物副作用不耐受,就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有些患者单一药物控压不佳,就需要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因此,如果患者已有自己服药的一套规律,应该按时按量服用,切忌私自增减药量或者换药、漏服、停用,这都可能会引起血压异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