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标准是,既要保持一个健康身体,也要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还要有比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只有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算是真的意义上的健康,如果有任何一项存在问题,都可以定义是疾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出现过身体疾病,因此一些常见的疾病会比较熟悉,而心理疾病并不常见,因此不少人并不清楚,因此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就是抑郁症。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只是一个名不经转的“小团体”,不需要过多的关心,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抑郁症患者在逐年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计,等到2030年,抑郁症的人数可能会超出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总和,如果不进行相关的重视和治疗,对健康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抑郁症出现时,身体会有哪些明显的表现?
要么不吃,要么狂吃
虽然说抑郁症是心理上的疾病,但是对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存在抑郁的人,对身体的感受能力比较低,因此为了提升“感知度”,会选择增加身体刺激,而味觉是不少人会选择的方式。有些人出现抑郁之后会狂吃食物,只为了提升“满足感”,而有些人则会表现出另一个极端,什么食物都没有兴趣,渐渐的也就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
会下意识的否定自己
抑郁是一个人情绪出现异常的表现,他们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管是多小的一个错误,都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引起的,因此日常的口头禅大都是“我太没有用了”、“活着好没意思”、“都是我的错”之类带有带有消极和否定的话,如果生活中有人经常性的存在这样的情况,需要多关注心理健康。
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出现抑郁的人,往往说话速度、思维速度都会比正常人慢,也就是所谓的“慢半拍”,这是因为神经的兴奋度会影响到大脑的思维活跃度,这也就是大部分人紧张、兴奋时,说话速度会加快的主要原因。而存在抑郁症的人,神经兴奋度会被长期的抑制,思维和反应速度会随之下降,也就是容易出现反应迟钝、说话慢吞吞等外在表现。
如果正常情况下,经常出现以上这些异常情况,可能是抑郁症出现的表现,医生提醒大家,需要多留心,如果自己或者是周围的人存在这样的现象,要尽早告知家人,并且在家人的陪伴下及时就医,可以减少心理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和损伤。
抑郁症偏向的人群,有哪些特点?
1、不善于表达的人群
2、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群
3、丧偶的老年人
4、怀孕或者是处于喂养期的女性
以上这几种人群是抑郁症高发的人群种类,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出现心理疾病的风险会不断的增加,因此在发现自己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后,需要及时进行情绪梳理,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专业性的治疗,效果更加的明显。
有些抑郁症患者,因为担心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就算是知道自己存在抑郁症,也会对治疗“敬而远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不管是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都属于日常的疾病,而出现疾病就要看医生,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才是最佳的方式。
抑郁症和很多身体疾病一样,都是通过一些细小的“损伤”慢慢的发展而来的,只是身体上的损伤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心理上的损伤并不能被别人看见,而这种“无形”的伤害反而是对别人最为严重的伤害。因此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如果身边出现了可能是抑郁症的人,多释放一些关爱,与人为善,也是予己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