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全球疫情,以人们始料未及的速度迅速蔓延,感染人数达到350万,病亡人数超过20万。一位哈佛教授评价说,疫情防控背后是治理体系。疫情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压力测试,在这样巨大的压力面前,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真实抗压能力。我们看到,中国社会一开始也有些手忙脚乱,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迅速站稳脚跟,联防联控,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逼停了疫情增长曲线。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际,党中央审时度势,对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战等作出周密安排,曾一度按下暂停键的中国,一声令下,隆隆重启。
 
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当天,武汉最后一家方舱医院关门。站在已经空空荡荡的方舱医院前,贵州的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在楼梯上站成一排,依次摘下口罩,用一张张温暖的笑脸,迎接这场战疫的阶段性胜利。
 
只有在中国,才会有来自贵州的医护人员,在湖北庆祝胜利。这需要巨大的奉献精神和独特的制度保障。
 
如果没有可以驰援的兄弟省份,没有14亿人拧成一股绳的精气神,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保障,中国不可能如此迅速控制住疫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实践。
 
如果执政党不以人民为中心,在危难面前,便不会得到人民如此强烈的支持和配合。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多年来的鱼水关系、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所带来的默契。
 
这些年,中国人都想向世界讲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究竟是如何一路走到今天的。当我们和世界面对同样的困难时,这故事比以往更清晰了。他国有他国的办法,但这就是我们的办法。不妨就讲出我们如何走出这段困境的吧,讲出这股精神从何而来,又将带我们向何处去。一边是污染成因,一边是地球卫士,对待臭氧,要正确认识、区别看待,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日前,我国首例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涉刑案件在浙江湖州市宣判。祁某某因违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生产组合聚醚,被法院以环境污染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我们知道,臭氧污染会影响空气质量。那么,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为什么还会构成犯罪?
 
原来,近地面的臭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危害;但处于平流层的高层臭氧,却是阻挡紫外线的屏障。浙江湖州的这起案件,便表明了我国对高层臭氧的保护态度。
 
立夏之后,臭氧污染进入高发期。有时候,明明天气晴好,查看空气质量,却提示说有污染。这背后,往往都是臭氧超标所致。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便增加了臭氧监测指标。如今,臭氧连同PM10、PM2.5等,成为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参考。随着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臭氧更是取代PM2.5,成为很多地区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
 
可见,同样是臭氧,因高度、浓度等不同,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却不一样。即便是近地面的臭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合理利用,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纸浆漂白等作用。据报道,在北京等城市,臭氧便被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中。
 
一边是污染成因,一边是地球卫士,对待臭氧,我们要正确认识、区别看待。在臭氧污染治理上,多地在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等多方面,对造成臭氧污染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管控;在臭氧层保护上,生态环境部连续两年在全国范围开展ODS专项执法行动,今年年底前还要将全国涉ODS企业连成一张网溯源追踪。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也要提升认知,摒弃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理性地做到趋利避害。比如,广泛运用于制冷领域的氟利昂,并非所有种类都会破坏臭氧层。我们在选购空调、冰箱时,可以留心其说明,拒绝有害的氟氯烃类氟利昂产品,选择更绿色高效的制冷产品。
 
臭氧有“高低”之分,还有“好坏”之别。其实,许多环境现象或问题,如同对臭氧的认识一样,不能简单一概而论。这需要我们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合理、分类地对待。本报厦门5月5日电  (记者刘晓宇)利用“互联网+医保”技术,厦门市探索实现了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全流程刷脸就医服务,患者无需再到收费处结算,可直接到门诊等候叫号,提升了就医满意度。
 
进入诊室、根据提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短短十余秒的简单操作,就完成了注册和建档。医生给患者看完病开具处方后,可直接在诊室内刷脸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完成费用结算。从挂号到看诊、结算全流程不超过15分钟。禁绝塑料污染,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减少塑料的使用
 
一方面,积极研发质高价廉的替代品,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普通人对塑料垃圾危害的认知水平,让更多企业、更多公众切实参与到减塑的行动中来
 
和女儿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路边的灌木丛中传来一阵阵“嚓嚓嚓”的声音。低头去寻,一只小麻雀正用嘴衔着塑料胶带的一头。“宝贝儿,别!”听到女儿下意识地惊呼,小家伙展翅飞起,嘴里却依旧叼着它的“猎物”。“别吃!”孩子着急地想“劝阻”小鸟,无助地流下了眼泪。
 
相信不少人都曾经历这样的心痛。身形巨大的抹香鲸因为胃里装满塑料垃圾集体自杀搁浅;野外的小鹿因为胃里堆积太多塑料垃圾而无法进食;被塑料渔网缠住的海龟绝望等死……每次观看这样的视频,都是对心灵的一次冲击。
 
大到抹香鲸小到小麻雀,栖息地锐减、食物日益匮乏,地球上的动物们正遭遇各种生存困境。其中,塑料对其伤害尤为巨大,不少动物或因误食导致死亡,或因被塑料制品困住造成身体的伤害。专家们研究发现,塑料垃圾至少威胁800种野生动物。
 
英国一家媒体称塑料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由于塑料物理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十至数百年都不会被分解,对塑料垃圾的处置,是世界公认的环境难题。科学家在人类的乳汁、粪便里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说明塑料已经进入人类的食物链。虽然目前科学上尚无证据表明微塑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但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毋庸讳言,塑料垃圾泛滥的原因,在于人类没有节制、不负责任地使用和丢弃塑料,让世界不堪重负。
 
正是意识到塑料对地球、对动物以及人类造成的影响,一些国家已经行动起来。比如英国计划在2042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废弃物,包含塑料袋、食品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管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制品;韩国已经于2018年底在商场和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禁塑进程正在提速……在国内,一些地方也把减少塑料垃圾作为重要的发展议题:海南今年底率先在全境“禁塑”,江苏扬州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命名的首批“净塑城市”……这说明,大家对塑料污染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2018年,联合国把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beat plastic pollution(打败塑料污染)”,有人把它译作“塑战速决”。然而,反观现实,禁绝塑料污染,不可能速战速决。
 
如今,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各色各样塑料制品的身影。从铝塑门窗到衣物纤维,再到各种工具用品,塑料提供了太多便利。可以说,人类在短时间内还离不开塑料。
 
在这种情况下,禁绝塑料污染,该如何做呢?目前,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物尚不普及,减少其使用,可能意味着不方便或者更高成本,因此,一刀切地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但只要积极作为,我们总能找到办法。一方面,积极研发质高价廉的替代品,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普通人对塑料垃圾危害的认知水平,让更多企业、更多公众切实参与到减塑的行动中来。
 
减塑,首先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在这方面,每个人动动脑子,都能闪出一堆点子:成箱售卖的盒装牛奶,能否配送一根钢制吸管以代替每盒一根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飞机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能否变成可重复使用的仿陶瓷制品?去买早点的时候,咱自己带个盛具不是更安全卫生?
 
这些好点子能否实施,或需要运用法规约束,或需要借助奖励引导。有关部门不妨认真研究,扎扎实实出政策,一步一步定细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同塑料垃圾作战的积极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工伤认定归责原则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 只要已经发生了损害后果, 无过错的行为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那么,员工在工作中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受伤,是否都能够无条件地认定为工伤?
 
员工违反机器操作规程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汪某是某公司机修工,2017年4月17日,汪某严重违反机器操作规程,用右脚踢正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导致其右脚被机器绞伤,后被鉴定为7级伤残。汪某向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并被认定为工伤。公司不服,诉至法院。
 
公司诉称,汪某无视公司规章制度和车间的警示、警告,违反操作规程,其存在严重过错,应当承担相应过错责任。法院审理后,驳回了公司的诉求。
 
点评
 
法院的判决并无不当。在我国民事立法和损害赔偿理论中, 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分为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4个原则。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一项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见,我国工伤认定归责原则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员工发生伤害的,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认定情形或视同工伤情形,都应认定为工伤,至于员工是否存在过错等,则在所不问。
 
本案中,汪某违反机器操作规程造成伤害,公司可以根据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罚,但不可剥夺其进行工伤认定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员工代班工作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张某和刘某是某公司员工,张某任物料员,刘某开切片机。某日,刘某因私外出,叫张某临时代班开机。张某在未经车间管理人员批准的情况下,替刘某代班。张某因对机器操作不熟练,工作中被机器夹伤右手,共花费医疗费12000多元,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张某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
 
公司不服,遂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工伤认定决定。法院审理后,支持了人社局认定为工伤的决定,驳回了公司诉求。
 
点评
 
法院认为,张某虽在未经公司批准的情况下,离开自己物料员岗位去开切片机,只是其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有所变动,并未改变其“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事实。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场所,不应等同于工作岗位,工作场所除了指员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之外,还应延伸至与员工工作有关的不特定区域。
 
本案中,张某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替刘某代班工作,仍在工作场所内,其被机器夹伤,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的“三工”情形,人社局据此认定张某为工伤,并无不当。
 
员工上班时间打架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
 
马某是某公司员工,因上班打瞌睡被主管发现,主管根据公司规定对马某罚款50元。马某不服,与主管理论,随后发生口角,互相打了起来,马某被打伤,经医院诊断为多根肋骨骨折及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
 
马某认为其受伤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遂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经调查后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马某不服,诉至法院,法院支持了人社局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驳回了马某的诉讼请求。
 
点评
 
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规定,是指该类暴力等意外伤害具有不可抗拒、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属性。
 
本案中,马某虽然受到暴力伤害,但该暴力伤害行为是因当事人之间纠纷所致,并非不可避免,也不属于履行工作职责,因此,不支持其认定为工伤的诉求。(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 谢炳城)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饭前喝汤,养胃健康”,其实很多人对

      生活水平的改变,现在的饮食文化也开始不在局限,吸收精华,取长补短,经常可以在小区的楼下看到很多的食肆,瓦罐汤更......

    03-19    来源:未知

    分享
  • 戴套八个错,避孕会失败

      男用避孕套是最思空见贯的避孕办法之一,但其避孕失利的情况其实许多见。据统计,若能切确使用质量有担保的避孕套,失败......

    04-09    来源:未知

    分享
  • 理邦仪器涉案专利宣告全部无效

      4月18日晚间,迈瑞医疗(300760.SZ)发布《诉讼搁浅通知布告》,其与理邦仪器(300206.SZ)的专利连累案件也有新停留。 公然......

    04-20    来源:未知

    分享
  • 哪个年龄段更好

      对付如今这个快节奏生存来说,不论是在糊口生涯还是任务上,每小我私家都具备着极大的压力。因而良多人城市出现失眠以......

    05-05    来源:未知

    分享
  • 一套“开髋&伸展双腿”的阴瑜伽序列

      对阴瑜伽有所了解的伽人们都知道,阴瑜伽主要注重身体髋、骨盆以及双腿下半身的练习,所以想要打开髋部以及伸展双腿,......

    05-15    来源:未知

    分享
  • 热点 “英雄小八路”进校园

      焦炙焦虑感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什么时分候袭来,但它最多见于早上刚醒来时。针对醒来后的焦炙,美国西北大学的临床生理学......

    07-05    来源:未知

    分享
  • 头条 辛识平:谎言在事实面前总是不攻自

      面临媒体与人民,美方一些人一会是这个说法,一会又是另外一套解释,让不少东方传媒觉得难以捉摸。美方一些酬劳什么老......

    08-28    来源:未知

    分享
  • 人文 网络招聘及交友平台签自律公约

      原题目:网络应聘及交友平台签自律合同 《互联网招聘行业自律合同》与《互联网婚恋结交行业自律合同》克期正式揭晓,......

    10-25    来源:未知

    分享
  • 最新 浪潮发布数字化中台 为百万家企业

      原标题:浪潮公布数字化中台 为百万家企业供给数字化转型效力 第六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20日至22日举行。海潮在会上颁布发......

    10-25    来源:未知

    分享
  • 运动后喝水,抽筋更疼

      人们一般以为,运动后立即喝水可以防范抽筋。然而,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实行反驳了这一概念。他们认......

    04-09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