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流感看上去本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也有中招的家庭陷于困境。大家也许还记得在2018年年初,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因为流感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痛。
流感高发季到来
流感类疫苗和药品需求大增
12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11月份我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为156205例,死亡5人。
通过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每月传染病发病及死亡人数统计来看,流行性感冒的爆发具有较为显著的季节性,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尤其是每年的1-3月是流感的高发季。
▲数据来源于国家卫健委,2020年1月至2019年3月为作者以上年同期80%的比例保守预测值,供参考
此外,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51周(2019年12月16日-12月22日),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攀升,暴发疫情仍然高发,大部分省份已先后进入今年的冬季流行季,西北地区处于高流行水平,东北、华北、西南和华南地区仍处于中等流行水平,华东及华中地区处于相对较低流行水平。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关于流感的防控,国家高度重视。2018年年底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试行)》(下简称《方案》),针对流感特别提出了五项处理措施:一是加强疫情监测与研判;二是加强流感疫苗的应用;三是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四是加强暴发疫情处置;五是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其中第二项、第五项与医药企业中的疫苗、抗流感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直接相关。
流感的防治,在《方案》明确指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联防联控的原则,实施“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规范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策略。
流感治疗最为常见的抗病毒药品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国内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奥司他韦,主要由东阳光药业供应。此外,扎那米韦、帕拉米韦也是大量用于流感的抗病毒制剂,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M2 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也有较为广泛的运用。
此外,在我国流感的治疗也广泛应用清热解毒了不中成药,如以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注射液、上海凯宝的痰热清注射液、济川药业的蒲地蓝口服液、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等等。
在预防方面,则以流感疫苗为主。
可见,随着流感高发季的到来,相关药品市场需求旺盛,感冒类治疗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和流感疫苗类企业销售旺季到来了!
这几类药企
销售旺季来了
可见流感类疫苗企业、抗流感病毒类药品生产企业和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进入销售旺季。
流感爆发,流感疫苗和流感治疗的相关药品尤其是抗流感病毒药品的市场需求也井喷。
图/ 视觉中国
根据药学会等相关数据推算,2018年我国感冒类用药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元,中成药、化学药大约各占一半。在六年前的2012年,感冒用药的市场规模在300亿元左右,年均增幅超过了8%。按照今年的感冒的流行趋势,预计2019年全年感冒用药市场规模仍在500亿元以上。
※流感疫苗类企业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中国注重疾病的治疗,治“已病”,而相对轻视“预防”,疏于“未病”的治疗。因此,国内的疫苗类生产企业在中国以往不太受重视。
放眼全球医药市场,一些跨国巨头药企如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辉瑞等也是全球疫苗市场的主要供应者。有公开资料显示,每花费1元治“未病”,可节省3元的医药治疗费用开支。
但是,目前这种状况已经逐步有所改观,近年来有多项政策主张治疗未病。今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家层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均明确将“治未病”纳入政府考核。
目前,在我国流感疫苗目前尚属二类疫苗,要自费接种。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是城市也在普及流感疫苗,一定范围实现流感疫苗是免费或者半价接种。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2020年流感季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已达2083.65万剂,远远高于2018年全年的1612万剂。国内企业中,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和沃森生物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
▲数据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供参考
自2018年以来,虽然中国股市整体行情仍然低迷,但是疫苗类企业却保持着相对坚挺的状态。在尤其是在2018年大盘与上年相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这三家企业的股价却有不错的涨幅,至今仍维持在高位。
股价是企业业绩的晴雨表,这与这些企业的业绩快速增长是分不开的,根据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报显示,这三家主要的流感疫苗企业均实现了快速的业绩增长。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度报告,供参考
※抗流感病毒类企业
流感治疗最为常见的抗病毒药品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根据2018年《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显示,其中提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中国内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的药品化学药制剂为奥司他韦。
▲数据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整理,供参考
根据2018年PDB数据,奥司他韦销售额占抗流感类抗病类药物比例超过85%,为流感病毒的最主要用药。
这些产品生产企业大多为1-3家,同品种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小。东阳光药于2005年获得罗氏关于奥司他韦在中国的专利授权许可。发展至今,奥司他韦(商品名可威)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在国内,市场几乎被东阳光药垄断。
2019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8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0%;经营净利润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90%。根据2019年中期报告来看,奥司他韦可威为东阳光药贡献了95%以上的销售,可推算2019年1-9月销售额超过人民币40亿元,而去年同期不足17亿元,可见其增长速度之快。
03-19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4-20 来源:未知
05-05 来源:未知
05-15 来源:未知
07-05 来源:未知
08-28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