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包括丰田、本田、卡迪拉克、玛莎拉蒂、别克在内,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出现过同样问题,且数量不在少数。其中,问题发生在4S店的车主还算比较“幸运”,至少能找到相关责任人和单位。不少通过第三方平台或是其他渠道购买车辆的消费者,一旦遇到这一状况,结局基本上都是“人去楼空”。
困境如何破解
在这些案例中,问题的症结基本都出现在经销商身上,经销商往往会将车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但之后却因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无法将车辆合格证赎回。
据了解,将汽车合格证质押给银行用来融资在汽车销售领域比较普遍,行业内称之为“三方协议承兑”,即厂家、经销商、银行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由厂家做担保,经销商通过银行贷款支付购车款。银行只有在收到经销商的还款后,才把厂家提供的车辆合格证原件返还给经销商。如果没有车辆合格证,就无法给买车的消费者办理上户等手续,车辆也就无法按时交付。
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汽车经销商能够周转好资金,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问题,赎回车辆合格证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客户交了车款,就能尽快把车辆合格证取回来。如果经销商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约,只能说明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传统汽车经销商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众多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数据表明,2020年上半年,实现销量正增长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1.5%,超过三成经销商的销量同比下降30%以上。而这正是目前“提不到车也退不了款”问题集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法律界人士表示,消费者只要交付了车款,履行了自己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经销商就必须按照合同,保质保量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否则就要按照合同规定退款,并承担相应责任。至于资金紧张等问题,不应成为经销商不提供服务的理由。同时,若在签订合同时,经销商确有交车能力,只是中途失去了,那么该经销商的行为便构成了违约,应按合同及双方达成的协议履行。若经销商在签订合同时,明知没有交车能力仍然为之,则可能涉嫌诈骗。
针对此,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设立第三方监管账户等多种方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在购车时选择正规渠道,双方在合同中明确交车时间、违约赔偿等条款,以便在发生违约情况时,尽可能保护好自身利益。
车险市场投诉高发乱象频出
□记者 王虎云 张斯文 王金金 北京报道
车险综合改革在即,数据失真、违规支付手续费等乱象却有所抬头。业界分析认为,不少保险公司通过提高车险手续费获取竞争优势,车险综合改革将压缩这一空间,推动产品转型,发展非车险业务。一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可考虑退出车险市场,或者深挖车险的细分市场。
银保监会近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4082亿元,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6.56%;车险保费同比增长2.92%。目前,车险仍是财险行业的第一大险种。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显示,在涉及财产保险公司投诉中,投诉险种主要为车险和保证保险。其中,机动车辆保险纠纷6397件,占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39.49%。从具体公司来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的机动车辆保险纠纷投诉量在财产保险公司中最为突出。
8月12日,银保监会公开了三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太平洋财险浙江分公司、太平洋财险深圳分公司、平安财险总公司及其部分分支机构车险业务违规,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
处罚决定书披露了一些细节,比如2017年12月,太平洋财险浙江分公司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已下发或已签署、交通事故责任比例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下调38笔未决赔案的交通事故责任比例,造成当月未决赔案估损金额减少572.99万元。2018年1月至8月,太平洋财险深圳分公司将营业车辆按照非营业车辆性质承保商业车险,共涉及1363笔商业车险保单,保费合计252.79万元。2017年1月至12月,平安财险把本应在分支机构核算的车险手续费支出在总部本级“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手续费支出”科目下列支。
车险手续费乱象一直饱受诟病,而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车险市场上的手续费竞争又有抬头之势。
03-2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5-11 来源:未知
06-17 来源:未知
07-29 来源:未知
09-09 来源:未知
01-01 来源:未知
04-05 来源:网络整理
04-12 来源:未知
08-1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