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女子托人给娃办上学被骗5年 谎言的背后荒废(4)

5月13日,日本中央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王剑婷说,心理健康和环境的磨合分不开,具备社会判断能力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水平。从人格上来讲,被骗者一方可能在生活中本身就有一些不如意,人格上不是特别成熟,不太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缺乏理智到一定程度。

从这些特征来看,这位妈妈属于C类人格,依赖、社会回避、强迫、高焦虑人群。事件中的行骗者属于B类人格,特点是表演型、边缘化、反社会,看别人什么没有就会说什么。“这件事不单纯只是办上学被骗,持续了5年,应该还有情感纠葛在其中。这样的结果,从家人来讲,如果知道了,没有人可以平静接受。对孩子而言,不光是基础教育受影响,母亲这些年里所扮演的角色对孩子都会有影响。”

进入校园

需解决孩子“社会再适应”问题

即使孩子有学上了,怎样能让孩子能跟上校园生活,不与同龄人脱节?王剑婷说,孩子去上学,并不是“学什么”那么简单,在学校中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规范与人相处。“12岁的年龄入学,如果智力正常、能良好沟通,可能人们会觉得她学习一年级的知识很简单,但适应集体生活是有难度的。直接进六年级,从知识积累来讲太紧张了跟不上。”王剑婷说,这个孩子需要解决的是“社会再适应”的问题,突然进入学校能不能适应,除了知识水平能力,孩子目前其他的各方面能力符合哪个年级,这些都是需要评估的难题。学校是一个社会群体,孩子该如何融入,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应追赶,是目前最应关注的问题。

孩子社会适应方面需要辅助

可寻找共同监护人

妈妈需要做哪些调整才能帮到孩子,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氛围?王剑婷说,这件事里的妈妈遇到问题躲避的态度,很像C类人格。同时她也高焦虑,担心事情败露,便离开原本生活的地方躲起来,这样的做法也会放大自己的困难,让她像蜗牛一样,退回自己厚厚的壳里,“成年人对事情的判断普遍应该有一个标准,可能还是社会经验不足。所以,要改变妈妈来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对妈妈来讲,可能有一定困难。”

王剑婷说,孩子社会适应方面需要辅助,如果能顺利上学,等于是社会再加入,理想来看,目前可以看看孩子的亲属当中或社会力量,谁能做孩子的共同监护人,帮助孩子去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成长。

>>网友观点

无耻的骗子 无语的妈 可怜的娃

光头老高:看完,拍案案稀碎、拍腿腿脱皮、拍啥啥惊奇的事儿!可怜的娃呀!

臭狗香猫蛋:孩子如果没上过学,应该没有学籍。那她只能从户口所在地的一年级开始上,希望妈妈不要再犹豫,不要怕晚,不要再耽搁,只要能入学就赶紧先上学。

戒嗔:想哭,只为这个孩子。

赵啊赵啊赵朋友:12岁小姑娘被糊涂的妈妈耽搁失学5年,孩子岂是家长“私产”,呼吁职能部门出手!

丽莎的丽:孩子太可怜,该接受的义务教育就这么荒废了。

沙中土: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大江东去:义务教育招生季快到了,文章有警示教育意义,奉劝一些家长,孩子入学还是走正规渠道。

侯哥:5年的童年、学校生活该怎么弥补啊!想想都心疼。

欣崽的粉丝睿仔:并不高明的骗术,竟然能骗走那么多钱还纠葛了5年,最可怕的还有孩子的童年,也许给娃留下终生阴影。无耻的骗子,无语的妈,可怜的娃。

莎士比亚的眼眸:世界太大,别太单纯,相信明天会更好,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自由者:孩子是事件里的最大受害者。

>>记者手记

她始终一人面对 缺少分享和分担

这应该是我开场比较艰难的一次采访。头天跟马翠电话约好了次日见面的时间地点,她近乎哭腔地告诉我好多遍,她要崩溃了。第二天,我在约定的地方等她,她一直未现身,多次联系后她才从附近过来。

整个采访过程中,马翠一直羞于开口,刚开始她始终捂着脸。我也多次劝她,如果太难就不说了吧,但她还是决定接受采访,她想解决孩子上学的事。

一个人带孩子出门,又一个人带孩子回家。孩子上学的问题多年办不好,当然也是受到家庭环境限制,马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面对,她缺少分享和分担。很难想象,她这5年里是怎么熬过来的。掏了钱、付出了信任,却没能给孩子办成上学的事,她每天都在给自己宽心,“万一第二天真的办成了呢?”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