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12月22日报道,乌克兰议长鲁斯兰·斯特凡丘克当天谈到俄罗斯时声称,俄政府当前有可能正在谋划对其邻国(暗指乌克兰)发起全面核打击。
斯特凡丘克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30年前核武器拥有数量仅次于美俄的乌克兰选择主动放弃核能力,而作为那场核裁军运动的担保者,俄罗斯对于乌政府近期继续发展民主的行为不满,有可能会动用核武器。
对于斯特凡丘克的说法,俄媒只回了一句“哗众取宠”,因为俄乌之间的关系还没紧张到需要动手解决的程度。即便俄军真对乌克兰有所行动,常规力量就够了,犯不着使用核武器。
日前,一名俄罗斯军事专家就俄乌军事力量进行比较,最后表示只要俄军充分发挥战争潜力,只需一小时就能杀伤乌军绝大部分有生力量,同时拿下乌克兰首都基辅。
而核武器这种致命性武器,威慑力远大于其实际效用,俄罗斯绝不会用在乌克兰身上。
实际上,斯特凡丘克也知道俄罗斯不会对乌用核,他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政治需要。
今年9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俄乌之间将爆发全面战争。一连等了好几个月,眼见俄罗斯没动静,泽连斯基随即表示有人准备对其发动政变,并暗示有俄政府的参与。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这一切不过是泽连斯基的自导自演,所谓的政变没有半点消息传出。
接连失败两次,乌政府转头用上了大杀招,称俄罗斯往俄乌边境聚集大军、有进攻乌克兰的可能。俄罗斯原本也没当回事,毕竟类似抹黑俄政府的言论在乌政府内部很常见。
不过,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乌克兰此次拉着北约国家一起对俄示威。俄罗斯人自然不会示弱,于是真往俄乌边境集结大军,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升温。
乌政府一再挑衅俄罗斯,并非是自不量力,而是有利可图。
首先,跟俄罗斯对抗可以博取西方关注,接收军援。乌政府发表不当言论的行为看似愚蠢,实则有自己的考量。
由于俄乌综合国力存在巨大差距,乌政府深知仅凭一己之力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只能对外寻找帮手。而在欧洲,有需求且有能力对付俄罗斯的,只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约。
要想让北约插手乌克兰局势,需要一个借口,没有什么比“俄罗斯打算入侵乌克兰”更合适。就这样,乌克兰与北约一拍即合,俄罗斯则成了背锅侠。
另外,乌克兰也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据美媒统计,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美国对乌援助达到了25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还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再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其次,聚拢反俄力量。乌克兰并没把希望全放在北约上,而是拉着波兰和立陶宛组建了“卢布林三角”,目前是共同对付俄罗斯。为了表明态度,立陶宛还表示要尽最大可能帮助乌克兰,其中包括对乌提供致命性武器等。
乌克兰联合北约围堵俄罗斯的行为虽然给其带去了不少好处,但是麻烦也接踵而来。
俄总统普京近日表示,北约持续推进东扩,俄罗斯已经“退无可退”,必要时将采取军事措施。、
俄媒“今日俄罗斯”国新社社长谢廖夫也警告称,若北约跨过“红线”,俄罗斯自然会动用武力解决。至于武力激烈程度,谢廖夫提到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由此可见,乌政府想利用北约力量打压俄罗斯的策略非但没能阻止对方的行为,反而激怒了俄罗斯,乌政府对乌克兰局势的掌控力也逐步减弱。
想单方面解决问题,乌政府已无这种能力。其目前只有两条路,要么与美俄撇清关系、保持中立,要么彻底倒向一方、确保其全力提供帮助。
结合斯特凡丘克的讲话可以看出,乌政府选择的是第二条路——彻底投靠北约。不过,乌政府缺乏一个有力保证,即俄乌关系发展到只能靠武力解决时,北约是否会提供帮助。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总统、英国防长、北约秘书长早已给出答案,北约不会为乌克兰出兵。可见,乌政府从一开始就丧失了选择权,乌克兰只有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才能获取最大利益。
无实际措施却只会说大话,斯特凡丘克的言行充分表明当前的乌政府碌碌无为,逐步丧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话语权。关于乌克兰局势的未来发展,恐怕得看美俄之间的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