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塞拜疆媒体消息,从巴基斯坦引进21架“枭龙”战机已经落到实地,阿巴双方已签订了该笔合同,合同限期为10年,阿方购买的为最新型的“枭龙”Block3,这批战机将全部在巴基斯坦国内生产。
看到这则消息,国内的网友表示兴奋不已,说看到“枭龙”战机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真的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之情。
当然有人欢喜,也有人表示质疑:人家巴基斯坦卖出“枭龙”战机,国人兴奋什么呢?难道我们同巴铁之间的关系真的如此“亲密无间”了吗?
中国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自然是普通国家所不能比的。不过也不至于到巴基斯坦卖战机,中国网友兴奋至极的地步。所以说巴基斯坦卖出21架“枭龙”战斗机,中国网友兴奋,那是另有目的,这个自然要从“枭龙”战机的诞生说起。
如果对“枭龙”略有了解的网友,应该都清楚地记得,它其实是中国成飞的技术一手扶持起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研制出“枭龙”战斗机的。所以简言之,其实“枭龙”就是中巴联合研制的一款战机。
看在到这里,有人或许略微表示明白了,既然是中巴联合研制的,那么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分年卖出了“枭龙”战机,其实中国也会跟着坐享红利的。
有人问是不是中国会从中收取专利费呢?我们换个思路来看看,印度有苏-30战机的生产线,其生产的苏-30战机也会卖给印度空军,那么俄罗斯会不会从中收取专利费呢?
也许有人乐了,印度的苏-30生产线,不过是在俄罗斯的指导下,引进一些俄罗斯装备将其组装在一起,就成了一架苏-30战机,毋庸谈什么专利,俄罗斯照样把钱赚去。
其实对于中国军工来说,通过巴基斯坦外售“枭龙”战机赚钱外汇根本就是次要的。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国产战斗机走出国门,推向国际,既然纯国产战斗机没那么容易走出去,那么完全靠中国技术生产的“枭龙”如果能够率先杀出重围,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其实也是好的。
毕竟目前阿塞拜疆同亚美尼亚目前仍有军事对峙,其参与实战的概率也是蛮大的,若能够在这里得到认可,则接下来中国战机或可借此一战成名,从此打开国际市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