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只谈几点:第一,2号舰必然有,原因不用多说。甚至3号和4号都可能有。因为一个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百年大厂,熟悉一种巨复杂的超级大舰的全部设计生产流程,培养一大批技术人员和最高端的造船产业工人,再加上基础设施的全面扩大,其投资是天量的;绝不会是生产某种型号的一条船,就能收回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总投资。这就像纽波特纽斯学会造航母以后,已经造了几十艘航母才能充分的盈利。这种盈利是企业赢得产品效益,技术升级和信誉资源;而作为H军和G家层面赢得全面的战力提升和历史战略红利。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只要突破了首舰,那么后面肯定会紧接着进入系列的同类产品的建造。下线的同类产品越多,综合成本才越低,而红利才会越大。生产桌椅板凳是如此,生产汽车也是如此,生产航母更是如此!
第二,很多人奇怪3号舰刚刚建造到二甲板的部分,也就刚刚超过水线不到5米,现在的船身就已经做好了基本的涂装,吃水线以下的红色部分和吃水线以上的灰白部分已经非常的分明。似乎可以马上下水一样,这又是什么意思?其实狼山以前也解释过这个原因,就是这是一种可以确保60年超级船体寿命的高端防水层,仅仅这一层防水的成本,就可以额外再生产一艘20万吨级的普通民用货轮。证明了为了超级项目而拿出了最高的不惜工本。同时工期也很长,如果是民船项目,谁也不可能用这么长的工期和这么细致的工艺来没完没了的搞一艘只准备用20来年的货轮。其实当时还没有说到的另外一个更关键的要素。这就是3号舰如此之早的完成二甲板以下的舰体和基本涂装,也就是确保万一大环境有出人意料的突变,则马上就可以下水出坞。
下水出坞后,完全可以在舾装码头或者其他的临时浅船坞内完成机库、甲板和舰岛的吊装和焊接。而快速清空的4号深坞,可以立即把同型2号舰的船体吃水模块快速入坞合拢,这样就等于变3号舰的单艘坞内全程建造。为同时开展2艘3号舰的近乎同步施工。可以说这里面埋伏着一个可以瞬间加速的伏笔。不过狼山也认为这个临时的加速手法未必会真正用到。但是一旦用到绝对会让全球都感到一阵强烈的冲击波。也就是说,这个王炸已经准备好了,最终打不打出这张牌,就看需不需要了。第三点,不论是同型的2号舰,还是后面更多的同型舰,已经摆明了不会继续中途打个拐,把新的吃水模块再放到原来3号舰呆过2年的新区陆地总组平台上。而是直接会从新区的模块焊接厂房里用超级平板车拖出来,再直接运到4号干船坞延长线上,有80米超级风雨棚的下面进行模块预排列和预舾装,这样就变过去的4点一线为最新的3点一线。大大简化流程,提高建造速度。
具体说到干船坞旁边的这个新巨型模块,由于不够清晰,看上去既像2号舰的新机炉舱核心段,又很像首舰缺顶部飞行甲板的机库段。说它像新机炉舱的,是因为这个模块大小合适,而且似乎明显有U型底。一般机库模块和船体之间不会有U弧过渡。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属于最靠近船尾的机库段,所以有个U型底过渡,这个说法也讲的过去。另外,当年3号舰的机炉舱段刚刚出来的时候,很快上面就增加了加强横梁,目前还看不到这个模块有加强横梁出现。但无论这个新模块是首舰机库还是第二艘的分段,总之都说明3号舰的系列工程要加速进入新阶段了,真是让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