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入融媒体时代,新闻图片以其视觉冲击力强、能直观反映新闻事实而深受受众喜爱。与此同时,军事图片新闻拍摄中出现的摆拍和过度“美颜”等问题,也给军事图片新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只有革除弊端,聚焦基层,精准抓取反映广大官兵训练、生活的精彩瞬间,才能显示出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独特魅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闻图片;报道作风;常见问题分析
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享有“一图胜千言”的美誉。作为军事新闻图片编辑,每天能收到大量的新闻图片。这其中,有不少图片画面生动、主题深刻。但也有一些图片由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能刊用。现将新闻图片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问题作一浅析,以便进一步提高军事新闻图片的报道质量。
一、缺乏基本常识
军事摄影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军事摄影工作者必须掌握基本的军事常识,具备相应的军事素质。包括对军队条令条例、管理要求、保密规范,以及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的基本常识的把握,避免说外行话、犯低级错误,甚至出现政治性问题。因此,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应注意加强学习,在军事新闻图片拍摄实践中加强预判、认真细致,避免出错。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政治敏锐。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直接影响着宣传的质量效果。作者在编辑工作中,曾发现一篇题为《重温誓言》的稿件。画面上,十几名党员背着党旗,举起右拳宣誓。《党章》第六条规定: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个人宣誓。这张图片上的内容明显违反了《党章》的规定,如果刊发出去,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是加强条令条例学习,掌握基本规范。作者曾收到一幅反映某场站场务连官兵清扫滑行道的新闻照片,仔细一看,画面中的人员着装有的穿夏常服,有的穿工作服,有的着衬衣,有的穿T恤衫,甚至还有个别战士一边干活,一边听收音机。这样有悖条令、明显违反着装规定的图片怎能刊用呢?
三是注意发现细节问题,维护军队形象。有一幅反映部队演练考核图片,搭眼一看还不错:演练考核现场硝烟弥漫,官兵紧张有序,照片还用慢快门,采取动静结合的手法烘托出了火热的练兵氛围。可仔细一看,发现不远处,一名考官却背着手,另一位还拿着手机打电话,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
二、缺少新闻要素
列宁曾说:单调和迟误都是与报刊工作不相容的。新闻图片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时效性和新闻性,都是图片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而许多新闻照片来稿,不交代新闻发生时间,或者时间很模糊,如:“今年以来、近年来、近日”等等。像这样时间界定模糊、缺乏基本的新闻要素的新闻图片,不仅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而且容易造成失实。克服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应注重图片本身的信息含量。新闻图片的魅力,就在于它以形象语言来表达新闻内容,如果能够用图片本身来表达的新闻信息,可以不用文字或少用文字。比如,通过画面中人物的着装、标志性动作、环境等交代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可以有效提升图片的可读性。
二是文字说明要注意规范严谨。新闻图片离不开文字说明。新闻图片的配文应简洁、精炼、准确,力求将最有价值、最能引起读者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让读者一目了然。时间表达上应该精准,尽量不用“前不久、最近、有段时间”等模糊性词语。
三是图文配合要力求统一协调。作者在图片采编实践中体会到,大凡有思想、有厚度、有深度的图片报道,都是文图并茂,相得益彰。这类图片新闻大都是以图片为主,结合一定的文字,集中表现了一个主题,其特点是图片与文字之间,具有一定的事实关联,内在逻辑关系严谨,图片与文字之间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将新闻事实、故事,全面、立体地呈现给读者。
三、偏离表达主题
新闻图片旨在反映新闻事实。一张好的新闻图片,能准确表达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作者的拍摄意图,直观呈现新闻发生现场和“新闻进行时”。
当前,数码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从事摄影的门槛变得更低,但这并不能说,了解简单的几个参数和基本操作要领,就可以从事新闻摄影了。从来稿中我们发现,许多摄影作者由于缺乏新闻摄影素养,存在对新闻主题的表达把握不准、画面层次感不强等问题。
基层是部队练兵备战的最前沿、战斗力建设的第一线,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的主战场,是新闻摄影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基层报道员身处其中、就在现场,但在拍摄新闻图片时,却总是抓不到最需要的那一个瞬间,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解决“拍什么、怎么拍”的基本问题。
这需要我们立足新闻摄影的基本功下功夫。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