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中国近些年在诸多领域都展现出了非常大的潜力,甚至是能让美俄的大国都惊叹不已的成绩。就以中国空军方面的发展为例,其早在苏联解体之时,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仿制的窘境,可展望当今中国空军队伍中,歼10、歼20、运20等都代表了中国独立自主研发战机的能力,也算彻底摆脱了对于他国战机做模板的依赖性。不过对比美俄英这样的航空大国,我们也深知期间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毕竟基础更差,发展时间更短,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到如今的局面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如今却是连平起平坐都还达不到,更别说什么超越了。
对于如今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有些西方国家是给予肯定的,认为我们与美俄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潜力巨大。而也有些西方国家直言:进步虽然有,但差距依然很明显,特别是在发动机领域一直是短板。甚至还有美国《国家利益》直指中国就算“借用”了诸多他国的设计,也仍然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航空发动机。不过对于我国的新技术,倒是得到了肯定,还被认为其或将改变如今的尴尬现状。
从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明确的了解到,他们对于我国现代战机的发动机的看法,很直接、很犀利。其表示道我国目前所有的战机,要么是在引进后仿制而来的,要么就是直接“复制粘贴”。比如歼10战机是先从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上找到的灵感,然后再结合了美国的F16战机的一些设计才诞生的。比如歼11战机,被认为是苏式战机苏-27的复制粘贴;还有中巴合作的“枭龙”战机,被认为也是在米格21战机身上合理的更加现代化之后的产物;也还有我国的国之重器歼20,也被该杂志评价为是“抄袭”F22……
从该篇文章的诸举例中,且不说真与假、对与错,可其似乎是将我国近些年的航空工业发展近乎说的一文不值。不过其有明确表示道,因为有了参考对象之后,中国在研发之路上可以避免走弯路,经费的投入也可以更少,时间也会相对较短。所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后已经具备了和一定国家平起平坐的水平,毕竟如今我国的国产涡扇发动机也已经投入了使用。但此外,该文章还有提到我国目前在测试数据和工业生态的缺乏状态,也正是因此才让我国一直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国产喷气发动机的研发,至少对于俄式发动机的依赖免不了。这也是为何我国的国产涡扇发动机和美俄同类型发动机相比起来,无论还是可靠性、推力还是最长寿命上都落后很多。
总之,该文章对于我国目前的航空工业水平,是一个半褒半贬的态度。虽然开篇就直言我国发动机是“复制与粘贴”,中间又给予了我国发展的一些成就不少的肯定,看得我国军迷们也是不知其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不过在文章最后,其有对我国“新技术”上的成就很是看好。文末有表示中国的发动机技术不会一直处于落后阶段,并且在有了蒸蒸日上的“3D打印技术”的合理运用后,指不定就可以改变我国目前发动机研发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