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江苏无锡,心理咨询师录制疫情期间心态调整指南。朱吉鹏摄(人民视觉)
2月12日,四川省遂宁市新冠肺炎心理援助热线办公室4名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免费做心理咨询。钟 敏摄(人民视觉)
“心情对康复非常重要,那天视频咨询我看你非常焦虑。”
“我真的没想到这个病引出了这么多状况。这两天非常想家。”
“想家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在这里被隔离的时候都会想的。”
……
这是新闻纪录片《重症》中的一幕。厦门支援湖北医疗队心理专家丁丽君,正在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在这次疫情中,无论是患者及其家属,还是一线医务人员和隔离群众,乃至全体人民,都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心理冲击。如不及时疏导和调适,有可能演变成心理健康问题。
3月1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各地应在工作方案的指导下,实时研判各类人群心理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维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千里驰援
“心理小分队”出征武汉!
“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又想到睡眠不好可能会降低身体免疫力,结果越担心越睡不着……”
在湖北武汉,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深圳康宁医院心理治疗门诊副主任医师冯征,收到一条来自医护人员的心理求助消息。
作为一名“心灵治疗师”,如何给这名共同奋战在一线的战友吃下“定心丸”?
第一时间,冯征想到科普睡眠知识,帮助他打消内心忧虑。但又转念思忖:与其直接干预,不如步步引导,让他自己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治疗效果会更好。
于是,冯征调整策略。一方面循循善诱,让他敞开心扉,一步步帮助梳理并找到可能影响睡眠的因素;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心理调整建议……
“昨天晚上我睡了特别踏实的一觉!”第二天,这名医护人员格外高兴地说道。
“医护人员不单是心理援助的对象,更是我们的战友!在心理治疗时,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倾听,相信他们自己的力量。”冯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
在这场特殊的斗争中,人们既要和病毒作战,也要同“心魔”较量。面对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担心感染的心理压力,一些人出现了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急需专业人员疏导、治疗。
哪里是战场,哪里便有战士。2月24日,包括冯征在内的5名深圳康宁医院精神专科医生,组成深圳首支“心理小分队”。这支小队千里驰援,便是专门去救“心”的。
抵达武汉,没有“热身”时间,5人径直奔赴对接的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武汉优抚医院。在那里,他们不仅为来自各地的医疗队队员进行心理疏导,而且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精神状况的会诊工作。除此之外,还为当地民众、志愿者等
03-19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4-20 来源:未知
05-05 来源:未知
05-15 来源:未知
07-05 来源:未知
08-28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