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你会吃吗?
●游边
从媒体报道到餐桌,人造肉迅速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以至于在今年中旬,还大出了一把风头。
国外一家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与一家人造肉公司合作的人造肉炸鸡开始进店经营。而在国内,人造肉产品也宣布了上市的大致时间,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乍一看人造肉,难道不是使用豆制品制成“素肉”“素鸡”吗?使用植物蛋白模仿或替代动物蛋白,让豆制品带有肉味,在中国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客观来讲,至今仍没有一款豆制品可以完全替代肉制品。
公开资料显示,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植物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主要由大豆蛋白制成,富含大量蛋白质和少量脂肪。目前进入市场的人造肉产品大都是模拟真肉口感和外观的植物肉。
人造肉要解答消费者的几个疑问。第一个疑问是人造肉是怎么造出来的。人造肉是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把它扩增培养成肌肉细胞,并且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为“肉”。理论上说,这样生产的肉能够更好地避免微生物污染以及使用抗生素,也不需要各种药物,能够更好地保障安全。然而,它毕竟是一种与传统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也与传统生产不同。在推广人造肉的某些国家,就有相关部门专门对它进行监管,分析评估整个产销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规避。
第二个疑问是为什么要制造人造肉。据相关报道显示:人造肉的制造旨在解决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据估算,每只反刍动物平均每天产生250升至500升甲烷,还有二氧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另一方面,饲养动物所需的水、饲料和土地也将占用大量资源。
近些年,轻食、素食主义概念开始走红,人造食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即便价格稍贵,也渐渐成为潮流时尚的选择。与吃饱相比,吃好更赢得了消费者关注,赢得了市场。因为人们希望吃得更健康,吃得更有品质。预计在健康、环保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几年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人造食品系列或许目前只是小众消费,但未来或有改变,人造肉可能将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无论人造肉的前景如何,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生产经营者在重新诠释肉类概念的同时,更应在生产制造环节提高标准,加强管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03-19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4-20 来源:未知
05-05 来源:未知
05-15 来源:未知
07-05 来源:未知
08-28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