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设备网 地方新闻】目前,我国食用菌消费量正在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产业也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另外,全国多地正在带动更多的村民从事食用菌生产工作,并通过技术攻关,引进食用菌生产线等,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生产,努力把食用菌做强做大,助推当地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枣强:机械化生产提升效益降成本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某镇菌棒加工厂,工人们正在改料、制屑、上料、装袋、灭菌、上架,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据了解,为做强食用菌产业,提升效益降成本,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该地建成一个菌棒加工厂,通过机械化生产菌棒,每个菌棒可节约1元左右的成本费。如今,小小的菌棒成为贫困人口增收的加力棒。
天峨:用小菌棒真正撬动大扶贫
据悉,广西河池市天峨县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农民组织化程度,走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发展的思路,助力脱贫攻坚。
在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里,某公司引进先进的菌棒生产线,通过产能提升后,菌棒产量已达到70万-300万棒。此后,公司将加大产品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其中,加快他们的脱贫致富。
广西:集成开展科技攻关
近些年来,广西农技推广部门一直把发展食用菌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并且集成开展科技攻关,通过积极组织食用菌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搭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联动专家指导体系,积极开展“科技兴菌”活动等,创造出该地食用菌产业的“菇房奇迹”。
河南:小小食用菌做出大产业
据悉,在食用菌生产大省河南,各种食用菌种类一应俱全。而如今在河南省不仅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而且产量连续十几年居全国前列。另外,该地生产的食用菌菌丝、各类鲜品、罐头、干品等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笔者了解到,某公司香菇生产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一排排菌棒上布满了正在生长的小香菇,并且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操控系统,能够准确地调控车间温度、湿度,为车间内的香菇从温度、湿度等方面创造了天然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当突破一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后,更好地提高了食用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习水:做强食用菌产业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回龙镇某村为了盘活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据了解,2019年预计共发展种植食用菌60万磅,预计产值600万元,纯收入在120万左右,有效带动全村增收。与此同时,该地将秸秆回收作为菌菇原料进行生产,既解决了农户焚烧问题,同时让秸秆变废为宝,这也为农户增添了一笔收入,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产业基础。
小编结语: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正发生历史性变化,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从“一家一户”、“房前屋后”发展到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多类食用菌品种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升级,可实行工厂化、智能化生产。
毋庸置疑,食用菌产业发展是一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农民就业的有效捷径。相信,全国各地通过不断提升食用菌管理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实行工厂化、智能化生产,有力地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将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05-30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7-15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09-30 来源:未知
10-21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