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微信公号12月3日发布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政策问答。
1. 为什么要提高中考体育、音乐、美术分值?答:这次出台的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
关注教育的同志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多次作出指示,他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对上述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
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音乐、美术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云南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对提高体育考试分值、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就有明确要求。去年12月,省教育厅印发《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音乐、美术分别从5分提高到20分。
2. 从决定提高体育、音乐、美术分值,到现在出台考试办法,为什么历时一年时间?答: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作出这样一项关乎广大青少年学生切身利益的决策,需要审慎的态度、科学的论证和广泛的参与,一年的时间并不算太长。
方案制定着眼于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体育美育课程标准,注重发挥考试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配齐配强音体美师资队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方案形成后,先后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全国学校体育知名专家,从项目设置、评分标准、考试形式、分值分布、考试频次、竞赛展演赋分等六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充分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在方案起草工作过程中,省教育厅始终坚持广泛调研、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起草工作组先后到江苏、重庆、贵州等省市和省内部分州市、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研讨会10余次。三个方案初稿形成后,分别征求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1家成员单位意见,先后4次征求16个州市政府、教育体育局、基层学校和部分高校意见,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同时,严格按照重大决策程序要求,同步开展方案论证工作。从2019年10月开始,先后组织召开论证会议40多次。其中:省政府分管领导组织专题会论证就有10余次,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全国学校体育知名专家参与论证6次。今年10月28日,我们又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新闻媒体代表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充分吸纳。
在测试项目设定上,从是否符合学生生理发育规律、是否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是否符合云南实际、是否有利于避免个体差异、是否受场地器材影响等5个方面,反复酝酿、对比分析、遴选确定,除确定必测项目外,其他项目之间都具有互补性和可替代性,供学生选择。在项目赋分上,有国家标准的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我们综合考虑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校际差异、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遴选了10个试点学校开展专项技能评分标准测定,采集基础数据,反复分析研究后,才形成了现在的评分标准。
3个方案由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完成合法性审查,经省委教育工委会议、省教育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才正式印发实施。
3. 体育考试的目的是否为了考出区分度?答: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