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根本是人才的凝聚与创造性的发挥。各地都在争取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过去地方上与高层次人才相关的资金扶持方式,多为政策扶持资助形式,比如人才创业启动资助、人才培育激励资助、创新创业成就奖励等。
而如今各地与人才相关的投资基金的频繁成立,则更加强调专业化投资的角度,强调人才能在项目中体现的价值、项目可行性以及市场眼光的检验,这既是更加市场化的做法,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引才的落脚点。
10亿基金是成都人才创新最新抓手
4月25日成都举办了第三个“蓉漂”人才日,今年最亮眼的无疑是“蓉漂”人才发展基金:目标规模预计10亿元,采用直接投资+母基金的方式运作,主要为以蓉漂人才、团队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支持。通过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职的容错机制,让人才创新没有后顾之忧。
该基金将紧扣5+5+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以“蓉漂”平台为核心的初创期、种子期项目的孵化培育。值得关注的是,基金将30%的资金用于股权直接投资,70%的资金用于投资子基金。以政府资金超前介入,帮助人才锁定股权;以政府首投,带动社会资本跟投,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支持。
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均在发力
天虎科技注意到,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均曾出台“人才基金”相关政策,呈现出各类模式。
比如,早在2013年上海便提出创办国际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计划总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通过完全市场化运作,全面服务于国际高层次人才在沪的创新创业。基金的出资方式为:高层次人才相关创业园区所在的区出资人民币1亿元人民币,作为基金的首期资金,二期资金引进其他各区的政府引导资金,适当时机引入社会资本。
2013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国内首创了股权激励专项基金,委托湖北高投进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股权认购、代持等支持。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促进区域内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调动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一期基金累计为中国光谷14家企业的1250名激励对象放款2.45亿元。2019年中国光谷股权激励专项基金(二期)启动。基金整体运营目标为聚焦对接100亿元人民币以上资本规模,服务百家企业、激励万名人才。
2016年,深圳依托市属国企创新投集团、高新投集团和中小担集团,分别设立了深圳市人才创新创业一号、二号、三号股权投资基金,统称为人才基金。基金规模目前达100亿元。人才基金实行专业化运作管理。所投项目涉及行业领军人才以及其他人才的创新创业,投资领域涵盖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环保等产业。比如三号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分三期募集设立,其中一期基金3亿元已经完成投资,投资项目近30个。
成都人才基金创新点
与其他城市做法相比,“蓉漂”人才发展基金主要突出政府让利,激活市场主体,鼓励在运行设计上,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基金直投资金所投项目投资期5年内,所投企业的人才有权按原值回购直投基金投资部分;母基金通过提高出资比例,降低返投比例。突出政府让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以此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扶持方式上,由过去单一无偿资助,向“投、贷、补、贴”全方位、综合性服务转变,全方位支撑蓉漂人才企业成长。
在运营管理上,基金将注重市场化运作,由成都科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直接运营部门,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团队进行运作,负责投资基金的投资业务以及FOF子基金募、投、管、退全过程的管理。
不论哪座城市,求贤若渴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以上做法,目的都是通过发挥政府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甚至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从“成都人才新政12条”至今,成都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支持人才发展,将人才工作品牌化,塑造了“蓉漂”品牌。“蓉漂计划”“蓉漂人才荟”“蓉漂人才发展学院”“蓉漂人才日”“蓉漂青年人才驿站”“蓉城人才绿卡”,从不同维度构成了增强成都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力的产品矩阵。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