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基于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等角度,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国家战略发展考量之内,诸多因素下,新能源汽车赛道变得愈发拥挤不堪,既有“新能源三傻”等造车新势力,也有老牌汽车厂商踏进这一领域。加之前段时间特斯拉车主车展维权事件引发大众讨论,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任何带有争议的新闻事件都可能会引爆舆论。
如果说外界媒体环境因素是前置条件,那么此次通过富有议论性的两款车型相撞测评则是引发热议的核心因素。
这里需要先普及国内汽车碰撞测试的模式。目前,国内两大汽车碰撞测试分别为是C-NCAP和C-IASI,前者众多车主都十分熟悉,C-NCAP自2006年诞生起,逐渐成为大众买车时对车辆安全性的一个主要参考。
相对C--NCAP,C-IASI被称作“中保研”,作为中国汽车碰撞测试界的新人,其碰撞测试极为严格,往往C-NCAP测试中4星甚至5星的车型,在“中保研”中没准就是“M”(一般),甚至“P”(差)的评价。

此次冲突中,为了解答网友的疑惑,此次懂车帝的回应中提及,“该节目不存在与车企的商业合作,碰撞车辆选择也不针对特定企业,每一期节目均保有从购车到测试完成的完整视频录像,并有权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相关材料可以提交公证”。
是什么造成官方和民间两种测试的结果“出入颇大”,原因在于,首先在碰撞测试的过程中,很少看到双车对碰测试,专业机构的测试基本是为了展现新老车型在安全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改变,而不是拿两车来对撞,此次来做碰撞测试成绩分析。
在此次懂车帝的碰撞测试中,两车均以64km/h的速度、50%的重叠率(驾驶员侧)正面对撞,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对于任意一车,相当于以120km/h的速度撞向固定物体。在这样的速度下,一定会出现一方撞损严重的情况。
也就是说,总有一辆车会成为另一辆车的“垫脚石”,恰恰两款车型的用户声量都很大,在这种局面下,舆论很难不爆发。而作为平台方,懂车帝借着此次舆论,已经实现了出圈的效果。

实际上,对于懂车帝这款《懂车试验场》节目,此前在1月17日,该节目发布了丰田卡罗拉和大众速腾正面对撞的碰撞测试视频,凭借着对撞噱头,相关热议几乎持续了半个月,此次故伎重演,懂车帝看来是掌握了流量密码。
但这类节目,本质上仍是以“劲爆”内容为噱头,同样容易误导受众,短期内对平台用户流量获取或许有用,长期来看,被热点吸引来的吃瓜群众,势必会被新的热点所吸引离开平台。
03 背后牵出的利益链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一款应用程序,在一众汽车资讯app中,却并未上演逆风崛起的奇迹,懂车帝DAU等数据一度位于市场第三名。面对市场上已有的老牌竞争对手,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日趋见顶下,懂车帝的商业化和获客能力备受考验。
倘若上述对撞测试能为平台带来一时的流量和商业合作,想必面临业务压力的懂车帝或会铤而走险。
此次冲突中,为了解答网友的疑惑,此次懂车帝的回应中提及,“该节目不存在与车企的商业合作,碰撞车辆选择也不针对特定企业,每一期节目均保有从购车到测试完成的完整视频录像,并有权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相关材料可以提交公证”。
有趣的是,经雪球用户爆料,懂车帝在第四季度建立独立团队背景下,引入华南KA团队,跟进广汽本田、长安欧尚、长安新能源、东风小康、东南汽车、陆风汽车、江铃新能源、比亚迪。2019年,负责品牌总投放1430万,广汽本田450万、东南汽车580万、长安欧尚300万、比亚迪100万。
因此,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是,比亚迪在懂车帝平台的广告投放较少,此次懂车帝测评比亚迪,或带着施压的目的。
此前在2020年9月8日,懂车帝推出的全新slogan——说真的,还得懂车帝”,在当时,官方解读为,“最真实的内容,需要最专业的投入”,即为创作者提供真实专业的创作环境。
但拿此次汽车相撞测试来看,其测试的专业程度值得考量,在专业能力的欠缺下,如何保证真实的内容输出。此外,上述商业假设如果成立,恐怕真应了网友吐槽的话,“说黑的,还得黑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