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测评界频出新瓜。
7月24日,字节跳动旗下汽车媒体平台“懂车帝”发布了比亚迪汉EV与北汽极狐阿尔法S正面对撞的碰撞测试视频。对撞测试中,比亚迪汉EV的撞损状况不符合预期,并在对撞完静置48小时后突然出现冒烟起火的情况。
比亚迪官方随即发布说明回应,提出对视频中所采用测试标准和方法的质疑。紧随其后,懂车帝在其官方微博也发表了此次碰撞测试节目的声明。
此事在汽车圈引起轩然大波,各大主流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吐槽比亚迪汉EV车型质量,与质疑第三方测评平台懂车帝的两大用户阵营,舆论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01真假难辨的测评简单复盘一下此次测评。此次测试的车型分别是,售价22.98万元的2020款比亚迪汉EV超长续航版豪华型,和售价25.19万元的2021款极狐阿尔法S 525S,两款车型均为最低配置。
在理论数据上,比亚迪汉EV的整车重量以及车身轴距、长度等都优于极狐阿尔法S,且比亚迪汉EV标配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前/后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膝部气囊,而极狐阿尔法S则缺少后排侧气囊和膝部气囊。
因此可以推演,碰撞试验中,比亚迪汉EV的表现应优于极狐阿尔法S。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碰撞试验后,极狐阿尔法S的车况优于比亚迪汉EV,前者没有出现明显变形、损伤,A柱也没有明显弯曲。比亚迪汉EV则有些惨不忍睹,其前机舱位置几乎全面压溃,A柱也有明显变形,并且在碰撞发生后,其车门也并未自动解锁。
在当场测试时,两款车型对撞时并未出现起火爆炸的现象,测评员甚至开起了玩笑,“不要看电影看太多了”,不料一语成谶,停车场监控视频中显示,比亚迪汉EV在对撞完静置48小时后,突然出现冒烟起火的情况。
根据视频中的说法,经消防认定为电瓶电气线路故障导致。
毫无疑问,此次测试,对于正在热卖的比亚迪汉EV是一次巨大打击。
视频发布后的短时间内,比亚迪官方作出书面回应。声称视频中碰撞车辆的冷却液(红色,行业普遍使用,有导电性)与汉EV量产车的冷却液(紫色,比亚迪独有,不导电)完全不同。

言外之意便是,碰撞车辆有可能是在被更换具有导电性的冷却液之后,车辆剧烈碰撞后数天内冷却液渗漏,进而造成线路短路,并引发燃烧。
不过对于冷却液不同一事,也有比亚迪车主回应,自己同款车辆的冷却液也是红色。
除了比亚迪官方提到的冷却液问题,有部分网友提出,在测评视频中可以看到,汉EV驾驶位门槛条上中间有三个不规则的贯穿孔,如若贯穿孔在撞击中波及整车的机构,其在碰撞测试中出现严重挤压变形也就有原因解释了。

对此,懂车帝测评人员在直播中也回应了该质疑,表示这三个贯穿孔为原厂自带,是迎宾踏板的孔位。
从上述分析来看,懂车帝在此次测评中的表现似乎中规中矩,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目前视频中的信息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初步研判,视频中所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均为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的标准。
其次,在测试视频中,测评人的语言表述具有一定的诱导倾向,尽管其表述有利于节目传播效果,但却也放大了用户对相关测试结果的直接感官。

此外,还有一大槽点在于,懂车帝视频原标题表述为“刀片电车起火”,但节目中的表述为“经消防队认定是电瓶电气线路故障导致”,目前视频标题已改为“静置两天后起火”。
从这些角度来看,懂车帝测评的倾向性和专业性,皆有待验证。
02 吃“车”血馒头现阶段,舆论几乎席卷了各大平台。相关文章下的跟帖参与已超过了数万次,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的讨论量,与国产车、新能源两大属性有很大关系。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飞速发展,正在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新能源汽车在保有量当中占有较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