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听着戏曲暗自伤怀之时,香菱从背后击了她一掌,她唬了一跳,两人拉着手回了潇湘馆,喝茶下棋看书论绣品,不在话下。如此这般黛玉的感伤应会淡化不少吧,人在专注地陷入某种忧伤或悲愤情绪之时,是需要被打扰的,主动也好,被动也好,注意力分散有助于从不良情绪中恢复。忙碌也是一种好方式,因情绪也是一种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身体的疲累会卸去部分盈于心胸的负能量,化解负面情绪,使人逐渐平静理智。同时,香菱与黛玉关系的亲密,也埋下了日后学诗的伏笔。
宝玉被袭人找回去换衣服,贾母身边的鸳鸯早已等在那,宝玉又犯傻气了,腻着鸳鸯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鸳鸯便叫袭人,说她也不劝劝,还是这么着。袭人估计心里恼火,说:“左劝也不改,右劝也不改,你到底是怎么样?你再这么着,这个地方了就难住了。”初看宝玉对鸳鸯说的话,觉得离经叛道混账得很,但这些丫鬟们见惯不怪了,都知他有些个坏毛病,并不是轻薄或下流。袭人的恼,也在于劝诫无效,并非觉得他品性有问题。宝玉心性其实纯洁天真,他是命好吧,生在大户人家又得长辈宠溺,否则没有人愿意如此包容。生活中有许多自比宝玉的男子,自命风流以为自己怜香惜玉,但其实心思龌龊,只堪称下流。
宝玉去宁府路上遇见贾琏,两人说了几句话后贾芸从旁转出来,大族人众,宝玉想不起他是哪一房的,贾琏便告诉他是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多轻狂的语气,贾芸比他还大四五岁呢,贾琏也笑他不害臊。贾芸却是乖觉伶俐,说他父亲没了,这几年无人照管教导,宝叔若不嫌他蠢笨认作儿子,是他的造化。宝玉一时兴致,让贾芸明天到书房找他说话,他带他去园里玩耍。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族人皆知,虽不是骄奢淫逸之人,但长久宠溺惯出来的轻浮之气时有流露,他喜欢美好的东西,见人长得好看就有好感,贾芸长得斯文清秀,占了这个便宜。
贾芸的乖觉伶俐却是被生活调教出来的。父亲早逝,他与寡母住在一起,舅舅势利小气,母子生活颇有些艰难。贾芸是个聪明能干的少年,结交贾琏找事情做,得了贾琏赏识,逢迎宝玉愿做儿子,是带着本能的对权势的卑微,他辈分本就低于宝玉,此举利大于弊,倒也并不怎么低贱。书中前八十回中的贾芸聪明能干会来事,拣到红玉的手帕后两人有了一段爱情故事。但高鄂续本后四十回中,贾芸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助纣为虐无情无义之人,不认宝玉为父亲,与贾蔷等一起设计贩卖巧姐到花街柳巷,形象恶劣。笔者觉得,贾芸这个人物的描写前后不一致,颇有颠覆与扭曲之感。
《说文》中道:“芸草,可以死而复生。”笔者以为,作者应是将贾芸安排成在贾府遭劫后,全力救助贾家众人逃出生天的有情有义之人。第二十四回前评靖评曰:“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夹批:“孝子(指贾芸)可敬。此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靖藏本则在此条批语之后又加了“果然”二字。同一回还有眉批:“芸哥可用。”第二十六回有眉批云:“‘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因此,贾府被抄没后,有“狱神庙”一事,应是贾芸与茜雪、红玉等人去狱神庙救了王熙凤、贾宝玉一干人,又怎会前后矛盾地贩卖巧姐?分裂到如此程度的可能性不大。
05-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网络整理
06-05 来源:未知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08 来源:网络整理
04-02 来源:未知
06-12 来源:网络整理
07-15 来源:未知
04-2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