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在21世纪进入到了新女性主义时代或超女性主义时代。其突出表现为:在理论上通过与主流学界和非女性主义学术的对话,使女性主义朝着多元化或多样性方向发展,尊重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差异,承认不同学术见解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行动策略的改变,使女性主义更加务实,更加符合女性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如果说女性主义发展初期思考问题的向度更多是从“女性”利益出发的话,那么到了今天,女性主义则更多从“人”的利益出发来探讨和解决问题,即将女性作为人的重要一部分。一方面,将妇女解放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进行言说和行动;另一方面,将女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变革。尤其是在对待男性的态度上,女性主义一个极其明显的变化就是将父权制与男性个人严格区别开来、把女性与父权制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观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是压迫女性的,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被男性压迫着;父权制的长久存在不是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本身就是对父权制的纵容或默许。这种理论的社会实践意义在于:其一,改造父权文化和制度是男女两性的共同任务,重建新的性别关系需要男女两性的通力合作;其二,改造父权文化首先应该改变女性自身对男性的过度依赖,真正将女性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其三,从两性对立走向性别和谐,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大潮。具体来讲,就是尊重每一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自由选择,尊重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和生命历程中的个性差异,从而使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再会因为性别而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受歧视,或感觉不舒服。这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也是女性主义奋斗的目标。(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05-25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网络整理
06-05 来源:未知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08 来源:网络整理
04-02 来源:未知
04-29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12-18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