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国女性在家的地位 阿拉伯男人说一不二(2)

  早在古代,俄罗斯男人就在社会和家庭里起着支配作用。从16世纪开始,俄罗斯人按照东正教会出版的《治家格言》一书中确定的原则建立家庭关系。由于男人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妇女地位低下,服从于丈夫。男孩淘气、做傻事都不算什么,而女孩从小就必须安静、听话、在各方面都让步,培养做妻子和母亲的品质。

  要求女性忠诚的俄罗斯男性很花心。据《全球性生活调查》公布的材料,俄罗斯55岁以上的男人有一半爱看色情杂志和电影,俄罗斯男人一生中平均有22个性伙伴,仅次于奥地利人,位列第二。

  不少俄罗斯男人有酗酒的习惯,而喝醉后妻子常常成为家庭暴力的牺牲品。65%的俄罗斯男人从16岁就开始喝白酒。全国人均年消费纯酒精18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名俄罗斯姑娘在解释她不愿出嫁的原因时说:“男人不做家务,在家酗酒打人,嫁给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必要?”

  近年来,俄罗斯离婚率将近60%,现在该国3300万儿童中,有1400万人没有父亲。抚养的责任都落在单亲妈妈身上。让人匪夷所思的是,70%的俄罗斯离婚丈夫拒绝给孩子支付抚养费,这不仅损害他们的前妻,而且更伤害他们的孩子。因此,他们经常被告到法院。

  俄罗斯男人的另一嗜好是吸烟。有一个材料说,俄罗斯男人平均每天吸烟18支半,是世界最多的。65%的男人都吸烟,而且从15岁就开始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俄罗斯男人寿命缩短。2008年平均寿命为61.8岁,而女人为74.2岁。

  俄罗斯宪法继承苏联宪法的原则,规定“男女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但实际上妇女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其平均工资只有男人的65%,在国家杜马(议会)和地方议会中,妇女只占14%的议席。虽然71%的大学教师是女性,但是大学校长中只有9%是女性。

  韩国“男尊女卑”依然盛行

  韩国男人给世人的印象是很“大男子主义”,很少在家做家务,对待妻子也十分“霸道”。不过,随着韩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韩国年轻男子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已经越来越淡,有的甚至成为“家庭主夫”,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依然处于弱势,韩国男女平等之路还很漫长。

  记者的三个大学女同学嫁给了韩国男人,她们的普遍反映都是:丈夫没什么“大男子主义”思想,在家里也会承担一部分家务。不过,她们同时强调,韩国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普遍比中国男人还是要强一些。据韩联社2013年1月15日报道,韩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88个公共部门2993个领导岗位中,女性领导仅占9.1%,其中半数以上(51.7%)的部门目前没有女性领导。另外,韩国女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普遍偏低,许多中小企业都不想要女职员,因为无法保障她们3个月产假和产假内的报酬。即使女性找到了工作,公司里根深蒂固的、以男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也阻挠着女性的发展。在某些公司里,男女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女性的收入一般要比男性低。韩国女性除了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在家庭中也依然容易受到伤害。韩国女性家庭部2012年6月公布的调查显示,2004年韩国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为44.6%,到2010年,这一比例增加到了53.8%。

  韩国男人“大男子主义”思想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文化思想。整个朝鲜半岛三面环海,普遍是山地丘陵地带,在封建社会农耕时期,朝鲜半岛的普通居民主要靠耕种农作物、出海打鱼、打猎等手段为生,因此男性在这种需要强体力劳动的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突出,再加上战争不断、出海打鱼的危险性大等因素,男性的数量远远少于女性。另外,韩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主要借鉴了中国的儒家思想,“男尊女卑”观念盛行。种种因素叠加,造成长久以来韩国社会中男性地位明显要高于女性,“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