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宝明看来,科技作为一个系统结构,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或者根据发展需求及时进行高强度转换的能力,是应对风险的关键。能够适应就意味着不断增强和改良,不能够适应则会出现内部结构受影响,甚至被替代。
挑战同样也是机遇。“目前正处于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社会快速迭代的时期,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逐渐将由产业前阶段发展到产业中阶段,可以说,我们基本上和其他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较PC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和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波认为,如何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超前部署,在面向未来的智能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竞争上拔得头筹,对科技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来说也都是非常关键的。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领域基础软硬件的研发,比如神经网络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基础算法,建立在神经网络处理器上的跟算法结合的基础软件的开源框架等等,都是构建智能化社会的基础,也正是未来产业竞争的焦点。未来,人工智能将和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加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软硬件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徐波进一步分析道。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使用,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陈宝明认为,作为科技安全的重要一环,对科技发展以及科技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进行有效控制,确立对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伦理等监督评估机制,防止技术谬用和滥用的风险。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网络整理
02-06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