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剑拔弩张的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当中,乌克兰海军可谓是输得一败涂地:排水量不过几十吨,乌克兰人视作主力的“装甲炮艇”根本没能等来俄罗斯海军的正规舰艇,仅仅是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公务船面前就被撞得稀里哗啦,缴械投降。
而在让俄罗斯方面“人赃俱获”之后,乌克兰免不了要向西方“哭穷”,希望获得足以和俄军在黑海分庭抗礼的海军援助——但来回扯皮之后,美国人的援助却同样让乌克兰人目瞪口呆:两艘用了三十年的二手老巡逻艇,而这两艘长度不过三十余米,排水量不足二百吨的“蚊子小船”,每艘要价却高达五百万美元!
图为乌克兰近日接收的“斯拉夫扬斯克”号巡逻艇,舰艏装有25毫米炮一门。
具体来说,美国近年来非常热衷于把服役二三十年,甚至是四五十年的海警舰艇以“赠送”名义转交给盟邦和有意拉拢的国家,而乌克兰本次接收的这两艘“岛”级巡逻艇也不例外——即便乌克兰确实为这两艘巡逻艇掏了上千万美元,它们也是美国国防部以所谓“多余防卫物资”的名义“转赠”到乌克兰手中的“礼物”。
那么,乌克兰的这上千万美元到底花在了哪?答案很简单:旧船本身不要钱。但旧船的延寿、维修、改装,以及人员的培训都要花钱,这些钱自然要从乌克兰人的钱包里掏。
图为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时期的“斯拉夫扬斯克”号巡逻艇,此时它的艇名为“德拉蒙德”,是密歇根州的一座岛屿。
从国际军贸市场历年的成交情况来看,五百万美元买小巡逻艇的“冤大头”并不是没有,但身份多半是没有工业基础,家里又满是石油的“油霸”。而就算不提衰败掉的,曾经具备航母建造能力的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乌克兰也算是仍保有导弹艇-护卫舰的制造能力,怎么会沦落到需要用这么一笔巨款买回小小巡逻艇?
很显然,这件事并不能从经济和军事角度出发来分析,买巡逻艇也好,花上千万美元也罢,那都是明明白白的“政治账”。
图为去年“顺道”前往接收巡逻艇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扎领带者),相比起美国海军将领(着蓝衣者)的笑容显得非常不由衷。
当然,乌克兰人并不是纯粹的“冤大头”,他们自己也知道不足两百吨的小艇压根不顶事——打从去年九月美国向乌克兰交付这两艘二手巡逻艇,并在其上训练乌克兰船员开始至今,乌克兰海军就一直希望能从美国人手中获得至关重要的“扫雷改装模块”,或是自己在这两艘小艇上改装“天王星”反舰导弹。
但和乌克兰海军不同,乌克兰高层显然更注重这两艘小艇带来的“合作关系”,装武器也好,扫雷模块也罢,那都要掏钱,能不能先不谈?也正因为如此,当时访美的乌克兰总统还要特意往海军基地跑一遭,出席这个能把美国人笑趴下的“交付仪式”。
图为乌克兰海军旗舰,萨盖达奇尼号护卫舰(远)和装甲炮艇(近),前者自2014年以来基本处于停泊不能出航的瘫痪状态。
但笑归笑,乌克兰高层依旧能把美国人“援助”巡逻艇的行动加以粉饰,把它当作是美国支持乌克兰在黑海地区“搞事”的许可证——于是,在美国人开始为这两艘小艇培训船员的两个月后,乌克兰就派出三艘装甲炮艇试图强闯克里米亚海峡,继而被俄罗斯人“关门打狗”。
从乌克兰大选已经尘埃落定的今天来看,当时乌克兰高层的“孤注一掷”其实还是有相当底气:通过“五百万美金买巡逻艇”等一系列利益输送行为,某些乌克兰人自以为已经得到美国的完全庇护,把事情搞大之后自然有美国海军帮忙“收摊”,继而能够提振起自己惨不忍睹的支持率,最后达到在乌克兰这块“牌桌”上“连庄”的目的。
但在玩弄手段上,乌克兰人自然还是差了美国人一道:眼看着俄罗斯“没收”装甲炮艇,自己落了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乌克兰却发现自己身后早已空无一人:北约也好欧盟也罢,都是用嘴和笔在对俄罗斯发出指责,在黑海周边的军舰飞机却全都按兵不动,“就当无事发生过”。
图为搁浅后废弃的乌克兰海军护卫舰“忘我”,该舰便是家喻户晓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主角,现如今已经不知所踪。
在波罗申科满脸堆笑地站在美国移交仪式现场时,乌克兰人可能还有那么几分自己不是“冤大头”的错觉,毕竟这个每艘五百万美元的收条不仅代表着一艘巡逻艇,更有乌克兰从俄罗斯手里“夺回”克里米亚,重建乌克兰的信心和希望。
但转眼间,乌克兰海军出击的“装甲炮艇”不是被击沉,就是被缴获。自此一仗之后,无论从内政还是从军力角度上乌克兰都不再具备于黑海和俄罗斯直接对峙的资本——俄罗斯既然能顶着西方“口水仗”的压力不归还缴获的装甲炮艇,把美国援助乌克兰的巡逻艇捏圆搓扁也自然不在话下。
总的来说,打又打不过,哭又没人帮……乌克兰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尴尬现状。
图为已无恢复可能性的“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
平心而论,乌克兰从苏联手里继承的“海军遗产”也并不少:除却上文提及的“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之外,乌克兰还从“分家”当中得到了包括航母、巡洋舰在内的诸多大型舰艇,还占据了塞瓦斯托波尔这一黑海要塞,在此地的风头一度能压过俄罗斯海军。
但即便是在事态仍有转机的2014年后,乌克兰高层也不愿意向军工业投去哪怕一丁点儿资金,而是寄希望于“西方盟邦及时介入”。至此,曾经能拿出护卫舰方案的乌克兰军工体系已经萎缩到了连装甲炮艇都造不利索的地步,“打不过”那都是活该。
图为已经转隶波兰海军的前美国海军“佩里”级护卫舰,乌克兰显然得不到波兰的这般待遇。
而更令乌克兰人寒心,却根本无可奈何的是,美国人不仅不把乌克兰在克里米亚的接连失利当回事,还要把“五百万一艘巡逻艇”的生意继续做大:从正式交付的情况来看,乌克兰还可能要被迫吃下另外四艘“岛”级巡逻艇,以形成美国人口中的“群岛”小艇防御体系,如此一来便能捍卫乌克兰海疆,确保安全无虞……
在吹得天花乱坠的推销背后,乌克兰还要为“群岛”掏出至少两千万美元的真金白银。这些钱如果花在国防工业建设上,恐怕翻新个几条护卫舰都完全足够……至于乌克兰人面对账单时肠子悔得能有多青,那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