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实用化无人机蜂群曝光 最多可出动200架 察打一体威力强
201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陷落”三部曲最终篇《天使陷落》中,由美国知名男演员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饰演的美国总统因损害了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在影片中遭遇美国国防承包商“蜂群”无人机的自杀性袭击。由厢式货车中发射的“蜂群”无人机铺天盖地而来,利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对弗里曼及特勤局特工展开自杀性袭击。电影中的“蜂群”无人机系由计算机制作,最近却在中国变成了现实。
近日,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中国电科旗下电子科学研究院展示了一场陆空协同固定翼“蜂群”无人机系统实验,即“蜂群”无人机作战系统的雏形。只见一架架“蜂群”无人机以秒为单位,由猛士军车搭载的类似于多管火箭炮的发射系统中次第弹射升空,随后在空中完成“蜂群”编组飞向目标空域,进而对预定地面目标实施自杀性打击。视频中还展示了“蜂群”无人机目标识别与打击、触控式操控平台,与电影不同的是,视频中“蜂群”无人机还能通过直升机投放,大大拓展了作战半径。
“蜂群”无人机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正如飞机的发明是受飞鸟的启发一样,无人机集群技术概念的灵感来源于对昆虫、蜜蜂的仿生研究,因而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被形象地称为“蜂群”无人机。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由大量无人机基于开放式体系架构进行综合集成,以通信网络信息为中心,以系统的群智涌现能力为核心,以平台间的协同交互能力为基础,以单平台的节点作战能力为支撑,构建具有抗毁性、低成本、功能分布化等优势和智能特征的作战体系。
相对于全球鹰、收割者、翼龙系列、彩虹系列等大型无人机单独执行任务而言,“蜂群”系统内部的无人机并非单独作战,它们相互之间通过数据链连接组网,依靠先进的作战系统协同作战,并根据战场作战环境调整队形与攻击姿态,使无人机的打击能力迈上一个台阶。也正因为如此,蜂群“无人机最大的难点在于系统内部的控制与协同,”蜂群“无人机数量越多技术难度越大,固定翼无人机难度又大于旋翼无人机。
由民用旋翼无人机组成”蜂群“进行灯光秀表演,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普遍,”蜂群“内部操控的无人机数量也越来越多,多则超过3000架。但是由固定翼无人机组成的”蜂群“无人机作战系统却极为罕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蜂群“无人机也是军事技术的关键领域之一。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蜂群“无人机项目负责人赵彦杰201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2015年美国实现了50架无人机组网,2016年赵彦杰团队实现67架,2017年美国实现103架,同年赵彦杰团队将纪录改写为119架。
在2017年119架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试验中,试验成功演示了密集弹射起飞、空中集结、多目标分组、编队合围、集群行动等动作。此次中国电科公开的”蜂群“无人机作战系统演示视频,可以说是2017年试验的延续与发展,虽未公开”蜂群“无人机数量,但从4×12管发射系统来看,单车搭载的”蜂群“无人机数量最大为48架。也就是说在实现119架的纪录后,中国电科已经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效能与实战能力。
大型无人机也好,”蜂群“无人机也罢,提升效能的最佳搭档则是人工智能技术。2019年,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蜂群’多智能体系统群智激发汇聚研究与实现“项目,被中国科技部列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清单,预期耗时4年于2022年完成。
“蜂群”无人机除了常规的高效侦察,精确打击以外,最主要的用途是利用“蜂群”无人机廉价与庞大数量的优势,大量消耗对手的防空导弹,在填充导弹的空档期或是导弹耗尽的情况下,再使用空中平台打击,这样才能保证其它各类飞行器的空中安全。由“蜂群”无人机也衍生出了无人机的“蜂群”战术,即依靠无人机数量优势集群突防,通过数据链或卫星链路获得同一目标的坐标等信息,集中对目标进行饱和攻击,形成一个可遮蔽一定空域的火力群,从而完成对目标的垂直打击任务。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