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
历史的脚步走进了2015年。
2015年元旦前的5天里,有两件事难以忘怀:
其一,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向世界讲好中国军队故事》,解放军11名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回顾2014,展望2015。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节目随即创作编排饶舌令《解放军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人民日报》,声像并茂地盘点了解放军新闻发言人的坚实足迹和美好愿景。作为11名新闻发言人中的一员,我可以欣慰的是,履职14个月进行了27次新闻发布活动,在传递我军声音、回应舆论关切、维护国家利益上发挥了应有作用。
其二,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军事频道,播发播出了《中国空军管控东海防空识别区常备不懈》。这一370字的信息告诉世界: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年多来,空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一直保持常态化空中警巡,对防空识别区实施有效管控。新的一年,空军将忠实履行使命任务,一如既往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保卫国家空防安全,保卫人民平安幸福。
走进2015,这些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新闻发言人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恪守维护国家利益的职责!军事新闻发言人更要有“阳刚之气”,不能辜负组织信任和公众期待!
凝聚中国力量是最大的动力源
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走过坚实的一年多。空军执行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任务以来,对进入防空识别区的外国军机及时识别、判明类别,并进行了全程监视。对异常和不明空情,根据不同空中威胁,采取相应措施,保卫了国家空防安全。
2013年11月23日,我就任空军新闻发言人后,首次发布的信息就是《中国空军在我东海防空识别区首次空中巡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新社等,都及时作了报道。此后一周,又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空军履行使命任务的新闻发布,受到海内外舆论热切关注。
发布《我军主战飞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巡逻》这一信息那天晚上,我上网浏览了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网友们的留言让我感动。有网友说,“除了老婆孩子不能贡献,其他家产包括自己都可以贡献出来保卫国家安全,支持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我感触很深,几次流泪。涉及到爱我中华、捍卫主权等话题时,网友们都是齐心协力的,这让我很受鼓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军心士气,就是当好新闻发言人的最大动力源。
2014年9月16日,第十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我有幸参加这次新闻发布活动。在履职10个月的第17次发布中,我发布了《空军成立65周年纪念活动将与第十届中国航展相融合》《中国空军与中国航展在对外开放中一同高飞》《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将驾驶歼-10表演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等信息,受到广泛关注。
我在发布会上说,“传递空军声音、讲好空军故事,是我的基本职责。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和培养、不辜负战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不辜负记者朋友的关注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三个不辜负”,是我的努力方向,恳请大家给予支持和帮助。”
一年多来,我相继到国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高等学府学习培训,尽管时间都不长,却让我受益匪浅。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学习中,我都进行了结业交流发言,提出军事新闻发言人要有“阳刚之气”,阐述了军事新闻发言人的使命、责任和忧患。
坚持国际视野,坚定国家立场
坚持国际视野,坚定国家立场,是我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时提出的。我一直感到,新闻发言人应树立国家意识、公众意识、担当意识、信息意识、服务意识。
国家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坚守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不动摇;公众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了解公众关心什么,公众应当知道什么,发布的信息中要包含什么;担当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按照制度机制及时发声、主动发声,避免权威信息缺失和被动说明辩解;信息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全面、动态掌握权威信息,不能一无所知站在媒体记者面前;服务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记者发稿的截稿时间要知道,记者需要的相关资料等配套的东西要考虑到,记者有其他要求的,比如电视记者要“画面”、广播记者要“声音”,这些都要尽量配合做好,共同努力完成报道任务。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