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这些“曲折”就是问题,抓住问题就抓住了新闻报道的实践起点,抓住了提升稿件质量的“牛鼻子”。那军事新闻为什么要抓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
(一)报纸文章不是机关文件,抓住问题才能有效引导
从媒体的职能定位看,新闻报道不是机关颁布下发的文件,不具有指导工作的法定权威和强制效力,只有在创造性地诠释文件精神和满足官兵需求之间“做文章”,才能找到用武之地。具体到实践中,新闻报道善于抓问题,抓住文件落地见效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报道,为落实提供“导航图”“说明书”,这样的报道才“有料有用”,助力文件落实更好地清除障碍、打通梗阻、填补盲点,促进问题的解决,指导性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体现。这种指导不是强制性的指导,而是一种树立导向、启迪思路、提供服务、凝聚共识上的“软性指导”。
(二)“报道”不是“报到”,既要抓“活鱼”,更要抓“活渔”
新闻报道是媒体提供的精神公共产品。这决定了它不绝不是作者文字上的自娱自乐,而是基于推动工作、服务官兵的公共思想产品创造。所以军事新闻报道,不仅仅是把新闻事实在版面上“报个到”“露个脸”就完了,更重要的任务是报道其中的“道”—蕴含的道理经验或者思想启示。“报道”不是“报到”,既要抓“活鱼”,更要抓“活渔”。通过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和启示,从而在报道某个单位具体经验成果的同时,揭示蕴含其间的“形而上”的公共道理和经验,使报道具有“宣传张三、教育启发李四们”的广泛意义上的新闻价值。
(三)平面媒体不是“表面媒体”,要抓“活鱼”,还要抓“沉鱼”
在新闻报道中,有一个表示抓鲜活新闻的形象说法—抓“活鱼”。相较于抓鲜活新闻,以抓问题为核心的工作报道,还有另一种要求,我们不妨称之为—抓“沉鱼”。这里的“沉鱼”,不是游在浅层、飘在表面的“浮鱼”,不是小鼻子小眼的“小鱼”,而是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涉入幽暗深邃的水底,抓到的个头更大、分量更重的“鱼”—即更深层次的报道内容和更深刻的报道思想。报纸作为平面媒体不能成为“表面媒体”,要通过抓问题让报道内容厚重起来、思想深刻起来。军事新闻报道抓“沉鱼”,既是采访要沉入基层、深入实践的作风要求,更是作品要思想深沉、内容厚重的品质要求。
三、军事新闻抓问题透视
抓问题,是新闻业务能力的一道“分水岭”。跨过这道“分水岭”后,感觉像是戴上了透视仪、显微镜,部队工作的主要脉络和重点关节更加清晰,采访更容易找到切入点,报道质量也会上层次。
(一)抓问题,从报道操作层面上看,是一种采写技巧
在报道中直奔问题去,聚焦矛盾点,更容易跳出单纯表扬稿的窠臼,找到更有价值的报道话题,让新闻报道从第一落点的简单关注到第二、第三落点的深入探究,写出针对性、指导性更强的作品。从操作层面看,这不失为提升新闻报道质效的一条“捷径”。
(二)抓问题,从思维方式层面看,是基于问题思维
抓问题,从深层次上看是基于问题思维。抓问题的能力,是基于问题思维引导并寻求解决对策的能力,是一种挖掘潜能、不断激发创造性、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了问题思维,抓问题才能穿透表面迷雾直达问题核心,让报道更具创造性。
(三)抓问题,从价值追求层面看,是一种建设性追求
军事新闻抓问题,从价值追求上来看,强调的是问题解决导向、弘扬正向价值,这也是西方新闻理论中所说的“建设性新闻”,也被称为“解决之道新闻”,或“解困新闻”“方案新闻”。许多抓问题报道就是通过剖析问题、寻求对策,来指导现实、推动工作的建设性报道。
四、军事新闻抓什么问题、怎么抓
抓问题抓什么、怎么抓?抓问题是实践性极强的新闻采写活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抓”。
(一)大“题”大“作”,紧扣中心,“顶天立地”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11-0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