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舰载机起飞是非常酷的事情,其实每一次舰载机起降都是一场生死的考验。先说地勤人员,每次都甲板上走过都有可能发生被舰载机尾流吹到大海的事故;而舰载机需要在100米距离内被弹射器高速弹射出去,稍有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美军舰载机飞行员在舰载机弹射起飞时,不是说双手紧紧握住操作杆,竟然是“甩手掌柜”一般,将手脱离操纵杆任由飞机自己弹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其实在早期的舰载机起飞时并没有这样奇怪的操作,一直到美国的大黄蜂舰载机服役才开始如此怪操作。早期的F-14舰载机起飞时,虽然也有弹射器,但在弹射过程中,飞行员依旧需要紧握操纵杆来等待舰载机被弹射的瞬间。虽然整个弹射过程只有三四秒的时间,但是好多飞行员因为来不及反应在舰载机沉没大海之前被航母撞成报废,所以当时的舰载机弹射成功率并不好,当然也就影响到了航母的战斗力。
为了提高航母的战斗力,更是为了提高舰载机弹射成功率和保护舰载机飞行员的安全,从F/A-18大黄蜂舰载机开始,美军规定在弹射起飞过程中全部不需要人工干预,全部由机载自动飞控系统完成,如果这时飞行员用手触碰了操纵杆,飞控系统就会认为是人工操纵,这样就会有可能引发无法承担的后果。
舰载机弹射起飞时,飞行将受到3-4G的加速过载,这个时候飞行员很容易出现眼前一黑,同时胳膊由于没有被安全带束缚很容易出现往前一推的情况,如果当时手握着操纵杆就会推动操纵杆,而自动飞控系统感知操纵杆变化后就会自动退出,这个飞机舵就会给飞机一个低头的动作。
这一要命的动作不仅会让弹射起飞失败,还会让要起飞的舰载机减速,从而导致由于速度不够舰载机无法起飞而坠海的事故。为了保证在弹射过程中的安全,在弹射起飞时要求飞行员必须双手离开操作杆,这样从根本上降低了弹射起飞失败的几率。
其实舰载机降落过程中也是机载的飞控系统控制的,除非有特殊的紧急情况,舰载机飞行员才会手动操作飞机降落到甲板上。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4-09 来源:未知
06-20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4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