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红行业勃发的五年时间里,光鲜亮丽的网红形象时常与轻松暴富的神话捆绑在一起。但实际上,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网红行业亦存在偷税漏税的乱象。
“必须头等舱,五星级酒店,不然就不去了。”这是陈森和野生达人打交道的两年间,经常遇到的意外状况。由于没有机构的统一管理,野生达人出现违约、临时变卦、变相加价的概率非常高。“最怕临时要这要那的,根本来不及走报价流程,有时候预算超支了得代理商或广告公司先垫上,最后能不能报销全凭运气。”
除了单方面的临时加价,早前的网红圈里“假发票”“阴阳合同”“只收现金”等偷税做法也非常普遍。
陈森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多个文件中显示,野生达人和多家中小MCN机构存在“带票价”和“不带票价”两套价格体系,“不带票价”大多针对中小商家。如果客户选择“不带票价”,可以节省一成左右的广告费用。此后,交易双方并不通过公司走账,而是私下协商,采用现金交易。
此外,出于达人的工作需要,且化妆师、摄影师、场地费等支出具有不确定性,中小型商家和达人的合作金额也集中在几万元区间,既灵活又不留痕迹的现金交易被默认为合作过程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2018年6月,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加大对偷逃税行为的惩戒力度,推进依法纳税。
演艺圈整治“阴阳合同”的影响迅速传导到各个行业,网红行业也不例外。
“现在即使是一个中小型达人和一个小商家合作,也是会依规定开发票的,野生达人也会找公司代开票,否则无法合作。”陈森认为,网红行业正在向规范化发展,“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经上线了专门的商业化营销平台,督促达人和客户规范合作;另一方面,随着网红的广告报价水涨船高,广告主也更加注重资金安全,会坚持走对公账户。”
抄袭成风
一则15秒的短视频,有没有版权?在发展迅速的短视频内容领域,版权意识仍然十分落后。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生产力的达人和机构深受抄袭之害,又面临维权举证难的困境。由于以数据为导向,平台原意花在鼓励原创的内容补贴,并没有真正流向原创内容方。
“短视频行业中的抄袭情况非常普遍。”洋葱集团联合创始人聂阳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版权纠纷中,普遍存在著作者“举证难”的问题,“一方面,内容原创者很难在每一次内容创作过程中都留存足够的物理证据来证明内容的原创;另一方面,即使有人从ID、文案、拍摄、剪辑全方位地抄袭你,如果他将抄袭内容分段嵌在他的长视频中,你也很难判定他是抄袭。”
实际上,随着短视频平台繁盛,短视频领域已经成为版权纠纷的重灾区。早在去年2月,微博自媒体博主“M豆没事”就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某抖音博主未经授权将自己的视频重新进行配音,严重侵权。且在“M豆没事”向抖音提交几百条维权申请后,抖音才最终关闭了抄袭者账号。
以原创内容见长的MCN机构papitube也被多次卷入抄袭事件。去年7月,微博博主“秦小帅”发微博控诉papi酱抄袭其“直男课堂”的视频创意引发轩然大波,后经查证属博主“秦小帅”的“炒作碰瓷”行为。此外,papitube总裁霍泥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8月,旗下博主“bigger研究所”发布的一则“美瞳挑选”视频也曾被抖音账号“小不忍则卖大萌哥”一比一抄袭,获赞上千,经维权后抄袭者才删除视频。
在以内容取胜的短视频领域,如果说抄袭原创内容的人尚在明处容易被察觉,那么专业剽窃原创骗取平台补贴的内容生产方则是躲在暗处闷声发大财,他们瞄准的是各大平台的巨额内容补贴。两年间,各大平台纷纷对内容创作者砸下重金补贴:腾讯宣布投入100亿元服务图文资讯和短视频的创作者,百家号宣布投入3亿补贴扶持优质内容生产,抖音推出“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快手开放百亿元流量扶持内容创作者。遗憾的是,这些巨额补贴并未真正流入内容创作者的口袋,而是流进了剽窃者的腰包。
“当平台以作品的数量和流量作为评价标准,能剽窃、会刷量的内容黑产就成了平台算法下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一位头部MCN机构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真正的优质视频内容创作者不可能实现日更,而一些账号可以在一天之内剽窃十个原创视频,只需掐头去尾,除去水印,就能“为我所用”了。“这些账号的提现频率很高,如果被发现剽窃,大不了重新注册个号接着干,违规成本极低。”
07-27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12-16 来源:网络整理
05-05 来源:未知
08-28 来源:未知
06-06 来源:未知
06-13 来源:未知
09-21 来源:未知
12-18 来源:网络整理
03-1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