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Zara的广告额只占销售额的0.3%,远低于行业3%到4%的平均水平。大多数的原料和成衣都由自己生产,但到目前为止大约有近50%已经外包。Zara折扣的种类一般只占总品种的10%不到,并且一般只打8.5折。
Zara坚持将关键制造环节留在欧洲,而不是为生产成本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同它的竞争对手GAP相比,它证实了速度与灵活性比单纯的价格更有竞争力。
“极速”的供应链系统
“Zara的成功依赖于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每个商业环节的控制力。”来自意大利博科尼大学商学院“时装与设计管理”硕士项目主任的Stefania Saviolo对Zara的供应链推崇备至。
在Zara的连锁门店,IT系统已部署到每个门店,每个店自己有自己的货单,但法国店的货单就和意大利店不一样。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做法。而门店经理则负责查看店中的货品销售情况,然后根据下一周的需求向总部订货。
总部通过互联网把这些信息汇总,发给西班牙的工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和发货。门店经理自己决定应该进什么货;Zara对门店经理的考核,则是看该店的销售有没有上升,如果出现货品积压,就由门店经理为这些库存埋单。
除此之外,Zara的业务流程与IT结合得很紧密。哈佛商学院麦卡菲教授对Zara的评价是:“Zara的店经理讲话的感觉很像IT人员,而IT人员却像营业人员一般。”.
而这恰恰是国内同类企业的软肋:信息系统与业务的有效结合方面效果普遍不佳。
比如曾经辉煌一时的杉杉公司,它开发的杉杉西服走的是大众路线,而女装走的是高档路线。它不得不为它的女装设立另外一套供应链系统,结果资源非但没有共享,而且因为不熟女装的市场运作浪费了资金。
与之相对应的是,Zara的服装虽然分为3个系列,定位也有一定的高低差别,供应链的整合却十分成功。
(来源:i黑马 原文出处:NewtonFashionMBA 作者:HelloBrand)
04-09 来源:未知
05-16 来源:未知
07-09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8-27 来源:未知
09-17 来源:未知
12-05 来源:网络整理
06-22 来源:未知
08-13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