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则电动车司乘人员
头戴“开水壶”“电饭煲”状的头盔
出行的短视频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看到这则短视频
小编的第一反应是
这样奇特的头盔真的安全吗?
通过网络搜索发现
这样五花八门的“网红头盔”还真不少
“电饭煲”
饭勺、汤勺、筷子一应俱全
“水壶款”
壶嘴、把手缺一不可
“仿真头”
远看是头,近看是盔
“竹帽盔”
夏日特别限定款
小编必须提醒广大司乘人员
这些搞怪抢眼的头盔
虽然“回头率”满满
但关键时候未必“保命”
甚至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
目前,我国摩托车驾乘员头盔执行的是GB811-2010国家标准 ,该标准中对摩托车驾乘员头盔的刚度性能、固定装置稳定性、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且会经过多次碰撞试验,符合该标准的安全头盔才是摩托车驾乘人员应依法佩戴的头盔。
国家标准
为规范和提升摩托车乘员头盔的产品质量,由公安部提出并归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负责制订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标准版本为《摩托车乘员头盔》(GB 811-2010)。GB 811标准从保障乘员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头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系列要求。质量合格的摩托车乘员头盔,须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乘员头盔》(GB 811-2010)规定的认证检测,并经相应的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核后,才能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
CCC认证
摩托车生产企业在选择头盔供应商时,可核验工厂的CCC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用户购买头盔时,可通过头盔上粘贴的“CCC”标志进行识别,勿购买使用未通过CCC认证的头盔 。
▲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和CCC认证规则
诸如“开水壶”“电饭煲”状的头盔 不符合标准中“壳体表面应坚固、平滑,边沿应圆钝,以防直接损伤头颈部”“头盔外表面不应有超过5mm的外部突出物”等相关内容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时,此类头盔不能起到安全头盔应有的保护作用, 不适合在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时佩戴。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
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
若不做好安全防护
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那么选购和使用安全头盔时
有哪些重要注意事项 呢
下面都是重点!快记好!
在选购和使用摩托车头盔或者电动自行车头盔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购买时应注意
01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头盔,产品标识应标明生产厂家、地址、电话、规格、执行标准等信息。
02
购买之前试戴一下,最好选择最适合自己头型的、内衬覆盖面大并且与头盔内侧粘合得更结实的头盔。
03
头盔分A1类、A2类、A3类头盔和B1类、B2类、B3类头盔。
所以,骑125ml排量以上的摩托车,就不要戴B类头盔或者A3类二分之一半盔了,安全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使用常识
01
佩戴头盔应系好系带。
02
使用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高温或阳光长时间照射。
03
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碰撞导致摔裂或出现细微裂缝的头盔不能够再继续使用。
04
头盔在使用过程中会长期暴露在户外,虽然没有经受碰撞,但经过阳光暴晒和汗液侵蚀会使其老化,从而降低安全系数,失去保护性能。建议驾驶人根据头盔的磨损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更换。
此外还需注意
安全帽≠安全头盔
不要佩戴“应付式”头盔
安全帽是在人头部受坠落物冲击伤害时起防护作用,而电动车安全头盔需要在人头部保护区域受各方向冲击时能起防护作用,除了缓冲直接撞击外,还需要经得起高速摩擦的考验、减少骑行时迎面气流和杂物的干扰。所以,在交通事故中,安全帽无疑起不到有效保 护作用。
重要的事再说一遍!
骑乘电动车一定要
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
有时候
生死之间,就差一个头盔!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