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歷來是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我軍一路走來,歷經無數次戰斗,以劣勝優、以弱勝強,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這其中一個制勝密碼,就是我軍打的是精氣神,有強大的戰斗精神。長征途中,紅三十四師擔任中央紅軍總後衛,湘江一戰幾乎全師犧牲。師長陳樹湘不幸被俘,他撕開腹部傷口,絞斷腸子,壯烈犧牲,實現了“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某部四連在劉老莊與1000多名日偽軍展開激戰,連續打退敵人5次進攻,殲敵170多人,最終彈盡糧絕,全連82位勇士全部壯烈犧牲。毛澤東同志指出︰“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斗下去。”戰斗精神是我軍的強大優勢,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千萬不能丟。在黨、國家、人民需要的時刻,軍隊就要有這股勁、這種精神。
知識鏈接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斗口號的由來
20世紀50年代初,參加修築進藏公路的第十八軍某部官兵,首次叫響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口號。1965年,為保護群眾,某部戰士王杰毅然撲向爆炸點,用生命踐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錚錚誓言,成為全黨全軍學習的模範。從此,“兩不怕”精神影響和激勵著一代代官兵。
現代戰爭賦予戰斗精神新的內涵要求。與傳統戰爭相比,現代戰爭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的場面越來越少,但毀傷性、殘酷性空前增大,特別是精確制導武器帶來的震撼和摧毀超過以往任何戰爭形式,加之戰爭中兵戰和心戰相互交織、高度融合,對軍人的意志品質和心理耐受度考驗更甚。據統計,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武器裝備出現的故障,70%是由于官兵精神狀態失常導致的。這表明,武器裝備再先進,也離不開“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去使用它”,沒有人的戰斗精神,技術不會在戰場上自然生成戰斗力。隨著大量高新武器裝備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官兵不僅要具備忠誠堅定、英勇無畏、堅韌頑強、團結協作的精神品格,還要具有精準運籌的作戰理念、精細操作的嚴謹作風、精確執行的一流標準。只有適應現代戰爭對戰斗精神提出的新要求,才能妥善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