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几对关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一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继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几对关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认识把握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偶然性具有突发性,必然性则具有持久、根本的特点,决定事物总体上、长过程中的发展途径和方向。偶然性事件常常会对各项目标实现造成干扰,甚至造成局部的不确定性。以历史、全局眼光看,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事件,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是既定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何种偶然因素的干扰,都不能阻挡这一目标的实现。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形势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偶然性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抓住机遇、转变方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探寻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负面影响,把疫情带来的冲击尽可能处理好,运用制度优势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朝着既定发展目标笃定前行。
认识把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处于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当前,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叠加渗透、深度依存。如果不能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这些内外部因素,小风险就容易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就容易演化为综合风险,局部风险就容易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经济风险就可能传导扩散为社会政治风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注重分析和把握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的关系,胸怀“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全球发展态势产生重大影响,将加速国际秩序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演变,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发展。我们要认识把握国际格局演变与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叠加性、同步性、长期性,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变局中把握主动,在大势中谋求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大法宝。应对来自国际的风险挑战,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强化“一盘棋”意识,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
认识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面对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使三者相互促进、并行不悖。
03-31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未知
05-23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未知
06-25 来源:未知
07-0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