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高18.5厘米,流口至壶把间距26厘米。壶外底正中钤有方形印款,印教中心为八角形阴阳太极八卦图,印款四角为阳文楷书“戴锁洪造”四字。此壶作者戴锁洪,不见著录,生平无考。
故宫博物院收藏明清紫砂壶共400多件,其中明代紫砂壶不到50件。由此可知,国内明代带款紫砂壶数极少,难得一遇。因此,这把明代戴锁洪造如意纹圆珠紫砂壶弥足珍贵。其市场参考价无疑应当高于清代精品紫砂壶的价位。
专家点评
由于生产年代、使用原料、制作工艺、市美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明代紫砂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与众不同的并且鲜明易辨的客观特征。概而言之,明代紫砂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胎泥粗糙,胎体厚重,气魄宏大。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即泥料的精炼程度)仅为25-30目泥料,所以明代紫砂壶泥料内含有较多颗粒状粗砂,表面较为粗糙。胎质较为疏松,用手指弹击声音粗浊闷哑。
其二,崇尚简古之风,装饰手法与明式家具相同,极为简洁。通常光素无纹饰,或仅于关键部位如钮与盖相接处或柄、流与壶身相接处贴饰如意纹(又称柿蒂纹)泥片,起画龙点睛之美化效果。壶嘴无一例外均为单孔。 泥色单调,为紫色或红色。
其三,款识多为刻款,后有印款,字体均为楷书。
其四,传世壶包浆厚润,墓葬出土壶则失光。
这把戴锁洪造如意纹圆珠壶是一把传世紫砂壶,依据各方面特征综合判断,为明代晚期作品。壶表包浆厚润,发出黯然之光。泥料内含颗粒状粗砂,壶表较为粗糙。壶形为圆珠造型,圆钮、圆盖、圆嘴、圆腹、圆把、圈底,壶腹向下渐收,线条自然流畅,颇具“珠圆玉润”之美。胎体厚重,器型硕大稳重,壶钮同壶盖,壶嘴、壶把同壶身镶接修整而成,前后配置均衡得体,三弯长嘴挺拔张扬,有大气磅礴之势。字母盖,口盖吻合严密,出水十分顺畅,收束干净利落,不流诞。
尤其值得提的是其简洁而得体的装饰手法。此壶通身光素, 仅在人们观壶的视觉焦点——壶盖上面,贴饰形象逼真、极具浮雕效果的如意纹泥片(亦称柿蒂纹),不仅美化了钮与盖之间的接痕,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可谓“神来之笔”,极其出彩。
这种简洁得体的装饰手法,不仅与明代古典家具的装饰手法一脉相承, 尤其与1984年江苏无锡彩桥村明代华氏家族墓中出土的时大彬如意纹盖紫砂壶的装饰手法完全相同,可谓深得“时壶”三昧。从壶内看,壶底与壶身粘接处以及壶盖与子口粘接处,未做任何修刮处理,均留有凸起的脂泥圈,保持了当时制壶工艺的原始风貌。
04-16 来源:未知
03-28 来源:未知
04-10 来源:未知
03-24 来源:未知
05-06 来源:未知
04-29 来源:未知
03-26 来源:未知
06-23 来源:未知
03-17 来源:未知
04-04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