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类能人异士层出不穷。今天,我们来看三国两位最牛的文武名人的狂傲之言,竟然改变了整个三国的格局。
首先,来看一代奸雄曹操。
曹操是三国最具争议的牛人,但他凭借高超的智谋和才能,扫荡袁绍兄弟,一统中原,建立了曹魏政权,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曹操亦奸亦雄,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但曹操无论如何还是属于“狂人”,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为证。
第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亡途中和陈宫夜宿其父结义兄弟吕伯奢家时,阴差阳错地误认为吕伯奢要“迫害”他,于是“屠杀”了吕伯奢全家,结果遭到了陈宫的严厉“质问”,曹操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也正是这句话,曹操被后人扣上了“奸雄”的帽子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位超级谋士——陈宫因为觉得他不仁义而弃他而去。
第二句话:“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话说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铜雀台建成之后,大宴文武群臣。为了助兴,先是武将骑射夺锦袍,之后又是文官献诗章。诗章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歌颂曹操的丰功伟绩。第二层意思是:暗劝曹操代汉称帝。
曹操当然很高兴,于是说了一句很狂妄的话:“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要知道,曹操在铜雀台建成之前,曾经讨灭了数十万之众的黄巾军叛乱,平定了称帝的袁术,官渡之战又荡平了割据的袁绍,之后又灭了包藏祸心的荆州刘表。依据曹操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如果当时没有曹操,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称霸呢?曹操说的的确是事实。同时,也说明了,如果没有曹操的拥戴,汉室王朝恐怕早已经四分五裂不复存在了,曹操在维持汉末汉室的统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后来对此还是耿耿于怀,认为曹操过于狂妄,对其“奸雄”形象又加深了几分。
其次,来看骄傲自满的关羽。
关羽被称为三国最牛的武将,后人尊为武圣,其才干也是有目共睹的。征讨董卓时 温酒斩华雄;暂时归降曹操时 斩颜良诛文丑;后来听到刘备的消息后,又挂印封金,上演千里走单骑的神奇一幕,过五关斩六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直到后来曹操被逼和东吴结盟,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被擒杀。
而关羽的悲惨结局,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4个字:高傲自负。连曹操都对关羽叹服:“关将军真天神也!”也正是因为立下赫赫战功,又被天下人所景仰,关羽的高傲显得愈发突出。
不信从他的几句惊世名言中可以看出端倪来。
第一句话:“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公元200年的白马之战,袁绍麾下大将颜良逞威,曹军多名将领被其斩于马下。而当时的关羽“暂归”曹操,为了报答其“收养”之恩,年轻气盛的关羽主动请缨出战,他对曹操说了一句很牛的话:“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这话狂而自信,而最终结局也令人叹为观止,关羽言而有信,瞬间功夫就在敌万万军中斩杀了颜良而全身而退,关羽从此威震八方。
第二句话:“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
襄樊之战,曹仁告急,曹操派大将于禁督七军和庞德一起救援樊城,庞德为表忠心,竟然抬棺和他决战,并且对曹操说了这样一句等方面:“大王何重视关某也?吾料此去,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关羽听说后,怒不可遏,非常霸气地回了一句话:“天下英雄,闻吾之名,尽皆缩颈而奔。”意思就是说,大家一听到我的名字,脑袋都缩到脖子里头,像乌龟一样逃走了。关羽名声远扬,可以先声夺人。后来,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第三句话:“虎女焉嫁犬子”。
话说关羽镇守荆州之军事重地,他在率军北上之时东吴孙权曾派人向关羽提亲,希望关羽把爱女许配给他的儿子,已结蜀吴两家秦晋之好,巩固孙刘联盟。当然,孙权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是想达到索取荆州的目的。结果关羽却对使者诸葛瑾遭当头一棒,说了一句话牛的不能再牛的话:虎女焉能嫁犬子?
关羽的这句话是狂中带傲,说的极为文明,后果也极为严重,要知道孙权毕竟和刘备属于名义上的盟友,尽管这里面假惺惺的有成份占多数,但是关羽大可不必如此恶语相向,这简直没有给孙权任何台阶下,已至蜀吴联盟瞬间崩溃。震怒不已的孙权愤而转于曹魏结盟,最终奇袭了荆州,最终导致了关羽被斩杀。
04-16 来源:未知
03-28 来源:未知
04-10 来源:未知
03-24 来源:未知
05-06 来源:未知
04-29 来源:未知
03-26 来源:未知
03-17 来源:未知
04-04 来源:未知
03-24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