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需深悟领会“担当”内涵 护民图库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担当”二字,自古以来就与大事难事联系在一起。廉颇负荆请罪、司马迁用忍辱负重著《史记》、谭嗣同用流血勇于担当中国之变法、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历史典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国为家而勇于担当的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担当”二字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那么,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担当”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担当意味着直面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实际、就是方向、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以问题为导向才能解决问题。直面问题不会掩盖成绩,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精准施策。问题摆在那里,如果发现不了、解决不掉,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哪些问题需要立马办、哪些问题需要深入调研、哪些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做到心中有“数”,聚焦难点、突出重点、找好切入点,才能逐一踢开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今天,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大干部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越是使命重大,越需要保持一往无前的勇气、引领担当作为的风气。

  担当意味着苦干实干。我们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面对形形色色的“绊脚石”,如何才能将其“移开”?答案就是靠苦干实干,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怕苦不怕难,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所遇到的困难,不能退缩,勇往直前,以自己强大的气势去推翻改革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阻碍。我们一定要摒弃“等靠要”思想,破除“小进即满”的陋习,坚决克服动力和闯劲不足,有风险的不敢干、有难度的不愿干、没先例的不肯干的状况,大力弘扬“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求真务实,主动作为,创造希望,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机遇、赢得主动。

  担当意味着不怕担责。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攻坚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好干的、代价小的、不得罪人的、见效快的都干完了,剩下的几乎都是难干的、得罪人的、见效慢的,是些难啃的“硬骨头”。 敢于负责,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向困难“动刀”,敢于向矛盾“亮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过硬的作风,聚集正能量,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尽责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今天,敢不敢担当,还表现在怕不怕担责。只有不怕担责、敢于负责,才能有一番作为。以实干担当为荣,争做担当作为的“排头兵”,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