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点赞靠前的5个社交礼仪,不得罪人,一句话
2019-05-29 16:06来源:
未知
评论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间得罪了一个人,而自己却一无所知,无从说起。
轻则会招致他人的不满,关系的破裂,重则引火烧身,与他人结下梁子。
所以,做一个高情商的人,不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这5个细节,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做到。
用心了解,不从别人的嘴里了解一个人。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嘴里有多少个版本,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那么请你主动与其交流,听其言,观其行,莫从比尔呢嘴里了解一个人,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小王在相亲网站上面认识了小丽,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丽带上了自己的闺蜜,第一见面之后两人彼此之间都有好感。
从交谈中小丽得知小王是一位大公司的经理,年薪过数十万,而小丽是一位普通工薪阶层的白领,两人交谈甚欢。
回去之后小丽的闺蜜反而劝着小丽当心小王,因为她觉得以小王的的身份和地位怎么会选择工薪阶层的小丽呢,这句话深深的藏在了小丽的心中,慢慢的,小丽开始带着心眼与小王交流,
慢慢开始疏远小王,小王也从一些细节中观察到一些异样,慢慢也开始减少与小丽的联系,慢慢两人之间的好感就都没有了,也不再联系了。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如果你没瞎,就别从别人嘴里认识我!
无论对谁,TA在你的心目中都是唯一的存在,但是TA在不同的人面前有着不一样的角色,想要了解认识TA,就别从他人嘴里认识一个人,用心和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比任何传言都可靠。
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
黄渤:“幽默是为了化解尴尬,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感到尴尬。”
黄渤在娱乐圈中可谓是情商超高的人了,无论是在金马奖上蔡康永的咄咄逼人,还是在小S的节目上唇枪舌战,里里外外,永远是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也是娱乐圈中人缘很好的演员。
黄渤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自己曾在机场的时候,后背突然被人拍了一巴掌,转身过来发现是一个陌生人,在交谈下来之后发现原来是粉丝。
当时那个粉丝说:我就喜欢你和刘德华演的那部电影。黄渤半天也没想起来是哪部电影,对方还强调说:就是和刘德华演的,还有李冰冰。最后该粉丝终于说出是《天下无贼》。
我们都知道《天下无贼》是王宝强和刘德华先生拍摄的一部电影,黄渤更是知道,此时的黄渤没有选择拆穿粉丝的错误,面对粉丝的合影,黄渤大大方放的合照,面对粉丝的签名,黄渤更是大笔一挥“王宝强”。
黄渤的做法,既让自己不尴尬,也让这位粉丝感受到“偶像”的亲和力,也没有出现尴尬的气氛,整个过程都是和谐欢乐的就好。
黄渤还透露:“聊得很开心,差点连父母的事情都和他说了”。
尴尬不是别人给的,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造成的,幽默能化解尴尬,而不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承诺,说得出做得到。
甘肃退伍军人杨荣,30年来从无间断的照顾着自己的兄弟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张永忠因突发意外双目失明,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产生轻生的念头
面对昔日生龙活虎的战友,因意外而心力交瘁,杨荣的内心悲痛万分
杨荣对握住战友的手说:“只要你好好或者,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
一句简单的话就成了杨荣一生践行不辍的诺言。
松下幸之助说过:“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承诺一句话只需要一秒钟,但是要践行承诺可能就要一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诺千金,如果无法完成对他人的承诺,那么请重视自己的诺言。
尊重他人的底线,“请道歉的时候”不要取笑别人开不起玩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不是他人不生气就能随便拿别人开玩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不是他不生气就能随便拿别人开玩笑你以为的幽默到他人那里可能就是一种言语上的伤害,别把他人的生气当成一种玩笑,该道歉的时候,请不要取消别人开不起玩笑。
我有个朋友叫小陈,他是和我一起毕业,一起出来实习,他进了一家比较好的婚庆公司,好不容易熬过了实习期,转正之后,因为一件小的事情而失去了一份工作。
我和他在微信里聊天,得知他换工作了,他无奈的表示:“这一天公司来了一个总公司的中层领导,为人风趣幽默,能和下属打成一片,小陈也因为领导的平易近人就和中层领导开起了玩笑,说领导长得像“王宝强”,领导听了表面没有说什么,小陈也没有太多的注意,事情就过去了。”
第二天小陈就收到了上级领导对他的劝退建议,劝退的理由是小陈工作态度不认真。
短短的一句“玩笑”就葬送了小陈的工作,他的行为可以说是无心之失,也可以说是在小事上没有做到尊重他人。
笛卡尔曾经说过:“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
无论对谁,都应该做出我们应有的尊重,一句玩笑话,不仅会伤害他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
别让别人因为你的玩笑,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时刻尊重他人,不让自己走进尴尬的境地。
揭人不揭短,逢人只说三分话
揭人不揭短,是一种对人起码的尊重,没有愿意自己的糗事被他人所知。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你的事情别人不一定想知道,他人的事情,也不应该通过你的嘴来传达,对人别熟太快,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以前一些玩耍的朋友就纷纷到京城面见朱元璋,因为与皇帝的关系好,心想求的一官半职,下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因为都是儿时的朋友,友人对于朱元璋的事情可谓是了如指掌,说起话来就口无遮拦,言语中涉及到不少朱元璋小时候的糗事,让贵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颜面难保。
朱元璋的这位朋友还是儿时的玩伴,经过这儿多年没有与朱元璋有过联系,更不会知道朱元璋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人,还是以儿时的玩伴心理来对待朱元璋,把自己的一片心全部都抛出来,最后的结果给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