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争议父子:父亲是大元帅,长子上将,

如果要把近代家族做一个排名,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家族是绕不开的。张作霖本人一生充满争议,他的长子张学良更是如此。鲜为人知的是,张氏父子也是最为传奇。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让张作霖一跃成为中国政坛的耀眼人物。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出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驶统治权,成为北洋军政权的最后一个统治者。1928年6月4日,沈阳皇姑屯的一声爆炸声,结束了张作霖充满争议一生。

张作霖拥有六名夫人,共为他生下了八个儿子,六个女儿。在张作霖的所有儿子中,以长子张学良最常被人提及。而张学良的七位弟弟分别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

张学良被人熟知,不言自明,“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张学良的位置举足轻重,先后出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次子张学铭,字西卿,早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回国后先后出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等职务,并被授予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张学铭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位。

三子张学曾,父亲张作霖被炸时,他因在其他的车厢里,躲过一劫。由于年幼顽皮,张学曾多次被母亲打骂。不过,张学曾是大帅府中唯一一个敢当面向张作霖提出自己要求的人。

四子张学思,与自己的三个哥哥不同,张学思于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海军少将的军衔,并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深造。张学思曾在延安生活,也当面见到了毛主席,主席曾鼓励他,“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为中国革命作出更多的贡献。”

1937年抗战爆发后,张学思的足迹踏遍了华北敌后抗日战场。抗战胜利后,张学思参加了创建巩固南满根据地的工作和四保临江等战役,并担任了辽宁省第一任省主席和省军区司令员。纵使在沈阳工作了多年,张学思也从未再踏入大帅府一步。

大帅府的工作人员表示,“张将军走出了一条和父兄不一样的路,历史证明,他的另类人生才是一条正确之路。”

参考资料:《张作霖传》、《张学思:活着不再迈进大帅府一步》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