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教育中,人文社科类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对与错之分。你只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能够自圆其说,把你的观点论证出来就可以。老师看重的是你论证的过程,而不是你这个观点的对错。”在启德第一届线上国际教育展,7年前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美国凯尔教育和游美英语创始人Jennifer Xu分享了美国低龄教育的热点话题。
生活在波士顿的Jennifer从事美国的低龄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她对启德教育展的学生说,美国教育提倡和引导的是孩子的一种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可能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无论是哪门课都是这样的。他更加注重的是你自己的思考能力,即使是像数学,化学,物理这样的理工学科也是一样的。”
Jennifer介绍说,美国的教育体系一共会分为三类,最具有普及性的教育就是公立教育。美国的公立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都是免费的,也是一种义务教育。在美国,大概有85%的家庭都会选择公立教育。
第二种形式就是私立教育,私立教育在美国也被称为精英型的教育,大概有10%左右的人会选择私立教育形式。另外还会有5%左右的家庭会选择家庭教育,即在家里面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Jennifer的女儿也在私立高中,在回答启德教育展的学生关于私立与公立学校的区别的提问时,她说,“和公立学校相比的话,私立学校的数量是比较少的,所以学生数量也比较少,师生比因此就会很高。所有的课堂都是小班课堂,老师可以给到每个孩子更多的关注。同时,私立学校的学业挑战性会比较强,课程设置也更加丰富。”
“像我女儿的学校,会设置有300多门课程,光是历史就有亚洲历史、欧洲历史、美国历史,然后还有全球历史。英语方面有文学类的方向,也有语言学类的方向。外语有西班牙语、中文、拉丁语,法语。数学从最基础的代数、几何、微积分,一直到大学难度的课程全部都有,你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同时,每一门课都会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比如说一门数学课,会有普通难度的课程,也有荣誉课程级别的难度,AP级别的难度。” Jennifer对启德教育展的学生说,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的爱好和需求去自由选择,修满高中要毕业的学分。
另外,私立学校还有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主要集中于体育、艺术、学生社团,但无论是哪种活动,都会非常注重个人的兴趣的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比如说如果你爱好体育,或者你在体育某一方面很有特色,,那你一定能在学校里找到相应的运动队,并且很快就能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如果孩子非常喜欢音乐的,在某一个乐器上面有特长,同样可以在学校的校队里面找到社交的群体。”
关于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的区别,Jennifer在启德教育展上总结了五点。
第一是课堂授课的方式不同。“中国教育以输入式为主,老师传授比较多,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老师讲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然后根据老师讲的内容,不停地练习,练习怎么样才能够把题做对。而美国的课程基本上全都是课堂讨论,老师不是课堂的中心,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
第二是评测方式的不同。“国内上学,通常就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要考好,然后中考多少分就决定上什么样的高中,高考多少分就决定了上什么样的大学。而在美国,孩子的评估是由多维度来组成的,平时的课堂表现,你选择的课程难度,然后老师的评价、推荐信,作业的完成情况,所有的一切都会进入到评估体系里面,标化考试也一样,它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全部。”
第三是教育主体的不同。“在国内,教学的主体是老师,而在美国,学生成为了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更多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他要对学习有热情有兴趣,要会提出问题,然后去找老师解决,从而发现自己的弱项在什么地方。”
第四是教育目的的不同。“我们通常会认为,孩子只要成绩优秀就可以了。但是美国的教育并不是这样,如果孩子仅仅是成绩优秀,那他可能不一定能够在学校或者在社区得到认可。孩子全方位的人格素养,兴趣、爱好,能给社区所带来的贡献,这些都非常重要,都是美国教育的目的。”
第五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在美国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做题做得很少,因为美国教育里没有刷题性的作业,即使是上数学课,每天的作业也就是几道题。但他会有各种游戏,还有各种实验,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去真正理解这个概念,而不单纯是用这个做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