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卦是《周易》第二十二卦,卦体为艮上离下。艮为山,离为火,山火贲。
《说文》:“贲,饰也。”贲的本义是文饰。
文饰是人类原始审美意识的诞生,具有人文初创的伟大意义。人类有了审美自觉,才有了礼仪文明。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美的历史。
贲之为字,上卉下贝,卉为花草,贝为蚌壳,皆古人以为美饰之物。艮为山,其于木为坚多节;离为鳖,为蟹,为蚌,为龟,皆贝类。离又为雉,也以美丽著称。艮又为果蓏,为鼻,离又为日,为明,为目。日辉灿烂,花果飘香,色彩缤纷,斑驳陆离,鼻闻之而心旷,目见之而神怡,何其迷人!
仓颉造字,错画为文。贲卦阴阳交错,互为文饰,故名之以“贲”。
贲为文饰,礼以饰外,仁以质内,天文人文,若合符契。
《序卦》说:“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
人类生命的美好愿望是同,是合,是亨通,是顺利,然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不合不通不顺,给生命带来许多困扰。生命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具体办法可以有很多,但是从大处着眼,可以选择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制顺,一条是悦顺。
以生命个体言,制顺如孔子的“克己”,佛学的“戒”,悦顺如老子的“淡泊”,庄子的“齐物”。
《噬嗑》强使之合,昭示的是制顺一路。但是,“物不可以苟合”,制,有时往往不顺,所以智者则倡导悦顺。
以治世言,法治取《噬嗑》制服一路,德治则取《贲》卦宾服一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噬嗑》与《贲》,相辅相成,所以《噬嗑》之后续以《贲》卦。
文王为《贲》所系卦辞为“亨。小利有攸往”。
“亨”,通。
以体象观之,内离为明,外艮为成,离明乎内,艮成乎外,故曰“亨”。
离为坤阴入乾中而成阴阳错画之文,艮为乾阳居坤上而成阴阳文饰之画。刚柔,质内;文华,饰外。刚者文之以柔,柔者文之以刚,刚柔兼济,文质彬彬,相得益彰,所以亨通。
“小”谓阴爻,阳大阴小。阴爻柔,贲卦三阴,六二往承九三,六四、六五往承上九,皆得阴柔承顺阳刚之道,故曰“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柔来”谓六二。六二阴爻为柔,乃坤之一阴来居二阳之间,成阴阳交错之画,故曰“柔来而文刚”。贲卦亨通,阴阳交则通,不交则不通。柔来居二而得中,使内卦阴阳交错,所以亨通。
“刚上”谓上九。上九阳爻为刚,乃乾之一阳居二阴之上而成艮,使外卦也阴阳有交,故曰“分刚上而文柔”。万物成乎艮,一阳居二阴之上,二阴承一阳,故曰“小利有攸往”。
“刚柔”谓阴阳,贲卦阴阳相间,故曰“刚柔交错”。下离为日,上艮为山,互坎为月,互震为雷,乃天地自然之文,故曰“天文也”。离为明,艮为止,故曰“文明以止”。离日绚烂,艮止以节,犹礼也,震雷作音,坎为律,犹乐也,礼乐,人之节文,故曰“人文也”。
震春离夏坎冬,艮为冬春之交,天之文,四时更迭有序。观察天文,从而考见四时变化规律,故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离礼艮节,震音坎律,礼乐之和,天下治矣,观察人文,天下众庶化育,故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天文察时变,发展生产,创造物质文明;观人文化众庶,提高人类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艮为山,离为火,山下有火是贲卦之象。离明在内。内,质也。《杂卦》曰:“贲,无色也。”质在内而不见,所以为“无色”。无色所以须文饰。先民淳朴,圣人制礼作乐以文之。
“明”,公开,不隐蔽。“庶”,众多。“庶政”,各种政务。“折”,断,判断,裁决。“狱”,诉讼案件。“折狱”,判决讼案。
有位君子观贲卦之象受到启示,公开各种政务,让百姓清楚明白,上下共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敢轻率用刑决狱,侮蔑人权。
07-22 来源:未知
07-25 来源:未知
09-28 来源:未知
10-09 来源:未知
03-05 来源:未知
04-11 来源:未知
12-27 来源:未知
02-01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