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朋友跳跳曾经给过我一个非常恶毒的评价:你想让他看什么肥皂剧,只要给他个开头。可是对此,我竟然无力反驳。在过去的这几年里,她喂给我许多烂剧的开头,在第一集结束的时候,她就头也不回地弃剧了,而我总是不离不弃地跟到最后一集,其中包括了《大丈夫》、《小别离》、《楚乔传》、《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
别的男人熬夜在刷王者荣耀,我熬夜在刷肥皂剧。这画风我自己想想有时候都不太适应。
当然,最近被马丁·斯科塞斯喷了的漫威电影,我也几乎一部不拉地全刷过一遍。美队和复联几乎都是二刷三刷。
所以在朋友圈里看见大家转斯科塞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时,纷纷表示没有去看过漫威,我隐约感到有些羞愧,我有啥问题?
为什么我们都那么爱爆米花电影?
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反叛那些我刷过的肥皂剧。我写了剧评骂《大丈夫》,骂它的价值观一塌糊涂;我写了剧评骂《小别离》,骂它整个剧情乖张媚俗;我甚至写了文章骂在我心里还不算上当受骗的《甄嬛传》,骂它既悖离了历史,又堕落了传统的伦理观。
可是我实在写不过来了。如果每部我上当受骗了的肥皂剧或者爆米花电影,我都要骂上一遍的话,那我只能成为一个专业的剧评骂客了。
可是现在想起来,我几乎没有写过一篇文章骂漫威。似乎其中的差异在于:当最后一个彩蛋放完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上当受骗,而只是脑袋空空,不知道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发生了些什么具体的事情,说了些什么具体的故事。剩下的或者只有那几个明晃晃的IP在那里,美队,黑寡妇,钢铁侠。
二刷三刷的原因有且仅有一个:男性的暴力偏好。我模糊记得这些片子里有非常火爆血腥的场面,我想爽一下。
当漫威还是漫画,而宇宙只有一个宇宙的时候,我深刻地记得托比·马奎尔的蜘蛛侠和克里斯滕·邓斯特的玛丽·简。我在自己的公号中,曾经深情地写下关于他们的回忆:
整个漫威系列中,最感动我的永远是彼得·帕克在出租屋中悲伤独坐的时候,玛丽·简穿着婚纱奔跑到他的眼前。那一刻的幸福是永恒的,可是永恒的幸福只有这么一瞬间。彼得·帕克永远在用必死之心等待世界灯灭的时候,而玛丽·简永远只是他的梦想(Kristen Dunst是我心目中永远的玛丽·简,没有比她更美好的了)。
也就是说,当《蜘蛛侠》在电影院中刚刚诞生,而漫威宇宙的奇点还没有爆炸之前,超级英雄们仍然像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一样,有着和人们一样的七情六欲。他们虽然拥有着神一样的力量,但是他们的内心就像所有的凡人一样脆弱而千疮百孔,容易击穿。
这难道不是自古以来所有神的奥义吗?他们下凡来到人世的目的,并不是要向世人展示他们超凡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怜悯世人的脆弱、爱欲和速朽,因而他们从高高的神座上降下,和世人们分担他们的怨憎会,爱别离。
可是漫威宇宙爆炸之后,这一切小情小爱小别离,都在整个宇宙浸漫的大框架中消失不见了。超级英雄们腾云驾雾在各个星系中穿行,忙着拯救地球、拯救星系和宇宙。彼得·帕克和玛丽·简的那种求不得放不开的爱,已经幻化成了可有可无的小背景,经不起雷神索尔的一记重锤。
是什么变化了呢?剧场和院线。
全球互联网时代之前的电影宣发实在是手段有限,并且,所有国家之间的文化壁垒高不可攀。但是互联网可以让宣发在瞬时之间以排山倒海之势顷刻漫灌全球,语言、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均可以在市场的需求之中,把壁垒夷为平地。这大约就是《世界是平的》中所描绘的妙不可言的巴别塔吧。
07-22 来源:未知
07-25 来源:未知
09-28 来源:未知
10-09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
08-29 来源:未知
10-09 来源:未知
04-16 来源:未知
07-08 来源:未知